安和
词语解释
安和[ ān hé ]
⒈ 安定和平;安定和睦。
⒉ 安详平和。
⒊ 平安,安好。
⒋ 犹晴和,温和。
引证解释
⒈ 安定和平;安定和睦。
引《晏子春秋·问上三》:“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
《韩诗外传》卷五:“百姓皆怀安和之心,而乐戴其上。”
《北齐书·魏收传》:“自 魏、梁 和好,书下纸每云:‘想彼境内寧静,此率土安和。’”
唐 元结 《夏侯岳州表》:“公能清正宽恕,静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説,为当时法则。”
《元典章·礼部六·五世同居旌表其门》:“今后五世同居安和者旌表其门。”
⒉ 安详平和。
引《汉书·杜延年传》:“延年 为人安和,备於诸事,久典朝政,上任信之,出即奉驾,入给事中,居九卿位十餘年。”
《南史·王僧辩传》:“母姓 魏氏,性甚安和,善於绥接,家门内外莫不怀之。”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介甫 词完气健,饶有远势; 子固 茂密安和,而雄强不足。”
⒊ 平安,安好。
引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孟夏渐热,惟道体安和。”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之十:“今日 钱主簿 来领书,知尊候安和。”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思虑清静,步履轻健,寝寐安和。”
⒋ 犹晴和,温和。
引《云笈七籤》卷二六:“天气安和,芝草常生。”
国语辞典
安和[ ān hé ]
⒈ 安定平和。
引《书经·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
唐·孔颖达·正义:「司徒主国教化,布五常之教,以安和天下众民。」
唐·元结〈夏侯岳州表〉:「公能请正宽恕,静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悦,为当时法则。」
反纷扰
⒉ 安好、平安。
引唐·韩愈〈与大颠师书〉:「孟夏渐热,惟道体安和。」
分字解释
※ "安和"的意思解释、安和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安和的造句
- 春雨绵绵润如丝,滋润爱情甜如蜜。洗去不安和忧伤,浇灌花蕾俏芬芳。你我撑伞沐甘霖,同行伞下心相邻。心跳声声脸颊红,爱情在心暖融融。亲爱的,情人节快乐!
- 上海市公安局负责地区治安和交通管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 朱莉在助理的陪同下,左右手各牵着龙凤胎薇薇安和诺克斯在街头自在游逛。
- 战后,该连荣记三等功,二排荣记一等功,副班长张映安和战士郑凤柏荣记一等功、于有维荣记三等功。
- 在她安和路家中有一片库,妥善保存这些母带,大量的秀服、帽子也收藏其中。
- 尊敬的客户:感谢您对我们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厚爱,中秋来临,特献上我们为您精心呈上的月饼,香味俱全,吃完会带走您的烦恼和忧愁,平安和幸福会伴随您!最后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 悠扬的平安钟声敲响千家万户的平安和谐,圣诞树的红果银花洋溢着幸福美满吉祥,红烛光点燃了人们理想的火焰,照亮梦想的前程。平安夜,愿你做个好梦,梦想成真!
- 本次比赛,除了吴志安和雷颖参加世界杯标准舞的角逐外,还有多对中国选手参加国际舞蹈公开赛的比赛,几乎囊括了体育舞蹈国家队和国青队的所有顶尖高手。
- 淮河以北的半壁山河在这反常的节气中隐隐酝酿着一股不安和躁动,人们的恐惧似乎也不仅仅出于明年或将又是大旱。
- 蓝“立委”参选人郭伦豪更以“母鸡带小鸡”行动剧说明洪秀柱将以勇敢、坚持的态度保护小鸡,要找回安和乐利的生活,戏剧张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