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xiáng

招降


拼音zhāo xiáng
注音ㄓㄠ ㄒ一ㄤˊ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招降[ zhāo xiáng ]

⒈  招使敌人来投降。

summon sb.to surrender;

引证解释

⒈  号召、劝谕敌人投降。

《史记·李将军列传》:“陵 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 陵。”
《后汉书·南匈奴传》:“大将军 梁商 以 羌胡 新反,党众初合,难以兵服,宜用招降。”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福建贼廖恩》:“既乃招降予官,朝廷以其悍勇,颇任使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崇德 八年,遣 阿尔津 等征 虎尔哈 于 黑龙江,凡克三屯,招降四屯。”

国语辞典

招降[ zhāo xiáng ]

⒈  号召、劝谕敌人归降。

《史记·卷一〇九·李将军传》:「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宜令续深沟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购赏,明其期约。」

分字解释


※ "招降"的意思解释、招降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招降的造句

  • 曹操的另一种用人之法是:招降纳叛,尽释前嫌。
  • 哥舒翰在天宝十五年正月失守潼关,向安禄山投降了,称安为‘陛下’,并甘愿为之招降纳叛。
  • 曹操阵营中猛将如云,谋士如林,皆因招降纳叛所致。
  • 招兵买马的近义词是招降纳叛。
  • 扩大红军,不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而要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
  • 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波才耶?
  • 复次,可以在此招降纳叛,招徕劳力,吸引人才,直接导入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和技术。
  • 抓老虎:大暑小暑不算暑,处暑非暑胜似暑。处暑之后抓老虎,二十七个秋老虎。三暑要喝三豆粥,绿豆扁豆和红豆。吃下三豆可消暑,一招降伏秋老虎!
  • 不知道帖里帖木儿是不是被刘伯温的慷慨陈词打动了,他最终决定拒绝招降,并向朝廷递交了由刘伯温起草的议剿奏书,建议继续对方国珍“剿而杀之”。
  • 曹操的很多人才,不管他的谋臣也好,他的将领也好,都是从敌营里面来的,他招降纳叛啊,这是对待投降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