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ūn

敦睦


拼音dūn mù
注音ㄉㄨㄣ ㄇㄨˋ


词语解释

敦睦[ dūn mù ]

⒈  亲善和睦。

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三国志·明帝纪》

amity; concord; harmony;

⒉  使和睦。亦作“敦穆”

敦穆于于九族。——夏侯湛《昆弟诰》

promote friendly relation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敦穆”。

⒉  亲厚和睦。

《后汉书·独行传·缪肜》:“弟及诸妇闻之,悉叩头谢罪,遂更为敦睦之行。”
明 方孝孺 《友于堂铭》序:“以友于名堂,盖有志乎敦睦者。”

⒊  指使亲厚和睦。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敦睦九族,平章百姓,不闻以鬼神道治天下,惟陛下省察。”
欧阳山 《三家巷》三五:“说来说去,无非是什么取缔排 日 运动,敦睦两国邦交那一套。”

国语辞典

敦睦[ dūn mù ]

⒈  敦厚和睦。

《后汉书·卷七〇·孔融传》:「圣恩敦睦,感时增恩,悼二王之灵,发哀愍之诏,稽度前典,以正礼制。」

英语to promote friendly relations

分字解释


※ "敦睦"的意思解释、敦睦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敦睦的造句

  • 无论是对手足深情的正面展示,还是对手足龃龉的反面剖析,追求手足关系的敦睦乃灌注其中的本质内容。
  • 第二,研制长枕大被,敦睦兄弟感情。
  • 巴巴爸爸一家的敦睦、温馨、相亲相喜欢,永远温暧着全世界人们的心灵。
  • 清明节是中国人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追思先祖、敦睦亲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 馆里一进门是一间宽阔的厅堂,两边各立着一只铜制仙鹤香炉,鹤嘴中袅袅地飘着青烟;厅堂摆放着一尊青铜牛方鼎,鼎上方悬挂着用篆书写的“敦睦和洽”。
  • 唐得国后,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其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与毗邻诸国保持了较为平和的关系。
  • 敦睦邦交,携手共进”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的广告是“友谊、互助、和平、合作”。
  • 因为圆山饭店是台北市地标,是负责“敦睦邦交”的招待所,又离官邸近,蒋经国的“头顶大事”全交给这里的老师傅一手包办,这个习惯似乎也传承给李登辉。
  • 然而,也许贵国元首确有友好敦睦之好意,无奈贵国执事之实际行动,甚不符合敦睦邦交之初衷。
  • 观之昔日郑和七航成功,乃尊师孙子,敦睦邦交、推展和平海洋文化、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