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nán

荆南


拼音jīng nán
注音ㄐ一ㄥ ㄋㄢˊ

词语解释

荆南[ jīng nán ]

⒈  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⒉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引证解释

⒈  荆州 一带。亦泛指南方。 唐 为方镇名,辖今 湖北、湖南、四川 间部分地区。

《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吴 武烈皇帝 慷慨下国,电发 荆南。”
张铣 注:“坚 起兵於 荆州,故云 荆南 也。”
《宋书·王弘传》:“敷政 江 汉,化被 荆南。”

⒉  五代 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 高季兴 任 后梁荆南 节度使,924年受 后唐 封为 南平王,世称 荆南 或 南平。963年为 北宋 所灭。

国语辞典

荆南[ jīng nán ]

⒈  朝代名。(西元924~960)​五代十国之一,高季兴所建。有今湖北江陵、秭归、西陵等县之地。

分字解释


※ "荆南"的意思解释、荆南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荆南的造句

  • 此人纯属天生笑脸,杀起人的狠劲在荆南军有口皆碑。
  • 宋朝纸币种类甚多,有会子、钱引,还有交子、关子、小钞,以及只在局部流通的湖会、川会、关外银会和荆南交子。
  • 省防指要求关注长江、汉江汛情,重点注意荆南四河、连江支堤的防守。
  • 至此,刘琦率众前往荆南平复水寇,山越的行动告一段落,随后率领一众手下军兵归往襄阳。
  • 虽经十年生聚,十年征战,灭荆南、武平,灭后蜀,如今又磨刀霍霍,剑指南汉、南唐,毕竟腹背受敌。
  • 荆南四河水位呈涨势,松滋、虎渡、藕池、安乡河普遍超设防,长湖水位超警戒零点二零米,斧头湖、刁汊湖、洪湖分别超汛限水位。
  •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出自:五代·荆南·孙光宪《北梦琐言》好事往往不为人所知道,而坏事却传播得非常迅速广远。
  • 刘焉者,雄人也,然其子暗弱,西蜀诸将貌合心离,备欲争天下,必图益州,以吾观之,天下终将鼎足三分而立哉!兄为荆南上将,亦善为之。
  • 他辛勤耕作,秋天取得了好收成,真是荆南杞梓,种豆得豆。
  • 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