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

毛子


拼音máo zǐ
注音ㄇㄠˊ ㄗˇ

词语解释

毛子[ máo zi ]

⒈  旧时对西洋人的蔑称。

Westerner;

⒉  〈方〉:指土匪。

bandit;

⒊  〈方〉:细碎的毛。

broken hair;

引证解释

⒈  清 末 河北、山东 民众及义和团对西洋人的贬称。又称教民及办理洋务者为“二毛子”。

《中国歌谣资料·义和团歌谣》:“逮着洋毛子,砍个脖子齐。”
《恨海》第二回:“忽然一堆人,捲地而来,也不知为数多少,没命狂奔,口中乱嚷:‘不好了,毛子来了!’”
洪深 《走私》:“看不出他是真毛子,还是假充毛子?”

⒉  方言。旧时指土匪。

⒊  方言。细碎的毛。

国语辞典

毛子[ máo zi ]

⒈  小儿头顶所蓄之发。

如:「我的小外甥有著一头柔软的毛子。」

⒉  动植物表皮所生的细柔状物体。

如:「桃毛子」。

⒊  旧俗称洋人为毛子。

《恨海·第二回》:「毛子用的是鎗砲,大师兄用的是神兵神火;大师兄便不怕鎗砲,咱们可不行。」

⒋  俄国人。

英语hairy fellow, foreigner, Russian (derog.)​, bandit (old)​, tuft of fine hair

分字解释


※ "毛子"的意思解释、毛子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毛子的造句

  • 毛子枝叶细嫩不禁烧,小军他们相不中,他们上树砍大树枝子。
  • 毛子林,马天源兴兴的架着前进。
  • 毛子笑笑地按住她的身子,连忙到後头小井旁泼脸、洗脚。
  • 新闻采用了一组慢镜头,再配上那感人肺腑的轻音乐,镜头又时不时给手术刚过的三毛子一个特写。
  • 女孩子用汽油擦地下的油墨,男孩子扔纸毛子,就是裁下来的废纸边。
  • 又几天过去了,近乎绝望的毛子已经放弃了求生的欲望。
  • 普世亲美派,认为另一方是认俄为爹的汉奸,是二毛子
  • 您甭听别人瞎嚼老婆舌头,我哪会干那种事儿?我和二毛子兄弟就是闹着玩!
  • 毛子笑侃道“呵呵,你不会是过敏了吧,难道那些个虫子还能爬到这不成?”。
  • 毛子们连忙手舞足蹈地向对方打信号求救,不知哪个毛子一时英明想出的骚主意,把上衣脱了拿到手里挥舞,可能认为这样目标看来明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