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互市


拼音hù shì
注音ㄏㄨˋ ㄕˋ

近义词通商

词语解释

互市[ hù shì ]

⒈  指民族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比喻权势之家互相援引。

引证解释

⒈  指民族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后汉书·应劭传》:“﹝ 鲜卑 ﹞故数犯障塞,且无寧岁,唯至互市,乃来靡服。”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蛮、羌 ﹞既通 中国,互市狞獷,良费羈縻。”
清 龚自珍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留夷馆一所,为互市之栖止。”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第二场:“自从和西洋互市以来,频年丧失国土。”

⒉  比喻权势之家互相援引。

《晋书·惠帝纪》:“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絶,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

国语辞典

互市[ hù shì ]

⒈  互相买卖。

《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唯至互市,乃来靡服。」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过了半年,松藩卫边外生番与内地民人互市,因买卖不公,彼此吵闹起来。」

通商

分字解释


※ "互市"的意思解释、互市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互市的造句

  • 互市的进行使两个独立的国家相对地联系起来。
  • 这些优越条件的有机结合,成为发展桂越边境互市贸易的强大推动力。
  • 自古今来,南澳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早在明朝就已有“海上互市”的称号。
  • 由于越南在地理位置上同中国毗邻,因而边境居民历来都有往来,他们甚至跨国界而居,隔界河相望,通婚互市,走亲串戚,亲如一家。
  • 边民互市是边境地区常见的经济贸易活动。
  • 对于帝国而言,只有流动的边疆,而没有封闭的边界,因此,边疆地带的交往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比如互市就为边疆地带的民众提供了一个交往的场所。
  • 安禄山性骁勇,能通解运用六蕃语言,曾任互市牙郎即现在的翻译官,其后任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捉上将,升讨击使,但因与奚、契丹战败,罪大当诛,因此被送往京师。
  • 由于订立了互市盟约,贸易在这里兴盛起来,成为大同边塞一处重要贸易市场。
  • 顺治年间,面临统一全国的战争形势,清沿袭明朝的做法,在西北继续推行茶马互市
  • 设立边境互市贸易区是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