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lán

衣衫蓝缕


拼音yī shān lán lǚ
注音一 ㄕㄢ ㄌㄢˊ ㄌㄩˇ

词性成语

近义词衣衫褴褛


词语解释

衣衫蓝缕[ yī shān lán lǚ ]

⒈  形容衣服破烂不堪。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衣衫襤褸”。

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 若敖、蚡冒,篳路蓝缕以啟山林。”
杜预 注:“蓝缕,敝衣。”
《西游记》第四四回:“虽是天色和暖,那些人却也衣衫蓝缕。”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公子在院中闝得衣衫蓝缕,银子到手,未免在解库中取赎几件穿着。”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 道:‘虽然如此,只是愚弟衣衫襤褸,不称仁兄之相。’”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正走到瓮城时,忽见一汉子,衣衫襤褸,气宇轩昂,站在那里。”
柳青 《创业史》题叙:“每天从早到晚,你看吧,衣衫褴褛的饥民们冻得缩着肩膀,守候在庄稼院的街门口。”

分字解释


※ "衣衫蓝缕"的意思解释、衣衫蓝缕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衣衫蓝缕的造句

  • 一个衣衫蓝缕的小孩用一个编织成牛头状的竹篮罩在头上,扮成牛的样子。
  • 上虎岭一片密林中,一群衣衫蓝缕的人正在休息。
  • 此时的铁正长衣衫蓝缕,满面污垢,蜷缩在地上害怕地望着唐泽,嘴唇哆哆嗦嗦仿佛一头受惊的小兽。
  • 灼热的阳光在干裂的土地上制造出一道道游丝,一群衣衫蓝缕的流民正缓缓地穿行在干涸的河谷之中。
  • 只见一个头带红帽,衣衫蓝缕的人类男孩。
  • 路上不断有大批难民扶老携幼向南逃难,他们衣衫蓝缕,形容憔悴,又不敢与官军争道,纷纷躲避在道路两旁,凄凄惶惶,令人心碎。
  • 这位编辑望着这个衣衫蓝缕的男孩,终于说“孩子,你被录用了”。
  • 不勾几日,行囊一空,衣衫蓝缕,只在西湖帮闲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