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rán

卓然


拼音zhuó rán
注音ㄓㄨㄛˊ ㄖㄢˊ

词性形容词


词语解释

卓然[ zhuó rán ]

⒈  卓越;突出。

outstanding; superior;

引证解释

⒈  卓越貌。

汉 刘向 《说苑·建本》:“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絶世,此上圣之所游神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焦遂 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聪明盖世,刚健篤生,卓然不为千圣所摇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琐缀录》:“吴康斋、陈白沙 卓然一代人物,即有所短,亦白璧微瑕。”
鲁迅 《坟·春末闲谈》:“可惜理论虽已卓然,而终于没有发明十全的好方法。”

⒉  突然。

汉 王充 《论衡·命禄》:“逄时遇会,卓然卒至。”
《世说新语·假谲》“於是骑之息意而反”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帝躬往 姑孰,敦 时昼寝,卓然惊悟。”

国语辞典

卓然[ zhuó rán ]

⒈  高远特立的样子。

《汉书·卷一〇·成帝纪》:「丞相、御史其与中二千石、二千石杂举可充博士位者,使卓然可观。」
唐·元稹《莺莺传》:「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

英语outstanding, eminent

法语Zoran

分字解释


※ "卓然"的意思解释、卓然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卓然的造句

  • 他的才能和仪表卓然超众,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 从学术传承上说,比昂多是布鲁尼最伟大的继承者,但是两者之间又有差异;其开创性之处是他关于中世纪的卓然不群的观点和对于中世纪史料整理的贡献。
  • 仲景而后,如河间、东垣、丹溪以及历朝先哲,卓然成家者指不胜屈。
  • 先生书法早已卓然一家,犹且蹈常处变,极深研几,数十载间,不断进益,率由先生之抱道怀德,超然理悟。
  • 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圆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如一。
  • 诚然,一条条带状的黄沙低地和许多松杉科的大树也破坏了这均匀的色调,这些大树或卓然独立,或三五成群,高高地凌驾于其他树木之上但总的色彩是单调阴郁的,在树林上面,清晰地矗立着小山顶端那光秃秃的岩石。
  •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 每一个多元文化体系都以追求真善美为使命,且以此卓然自立。
  • 宗教信仰是通过理性而不是通过灵魂的默示所得出的结果,真实而本然的个人宗教相形而卓然不群。
  • “中医要摆脱目前拿着金碗讨饭吃’的尴尬,最重要是‘卓然自立’,创新发展,与西医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