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拼音kū mù
注音ㄎㄨ ㄇㄨˋ

词语解释

枯木[ kū mù ]

⒈  老树;枯树。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指神主;棺材。指刑具。

引证解释

⒈  老树;枯树。

《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寧是荣木之体!”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君不见 长安 城北 渭 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新唐书·五行志一》:“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树復生枝叶……占曰:‘枯木復生,权臣执政。’”

⒉  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园赋》:“心则 歷陵 枯木,髮则 睢阳 乱丝。”
宋 范成大 《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诗:“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⒊  指刑具。

唐 高彦休 《唐阙史·秦中子得先人书》:“富室少年列状始末,诉於县官,詰问伏罪,遂寘枯木。”
宋 陶穀 《清异录·肉雷》:“来绍,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禀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则百囚俱断,轰响震动一邑,时呼肉雷。”

⒋  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兵士之徒无罪,乃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鏑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宋 黄庭坚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陈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呜呼昊天,忍此荼毒。”

国语辞典

枯木[ kū mù ]

⒈  干枯的树木。

《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
《文选·曹植·七启》:「夫辩言之艳,能使穷泽生流,枯木发荣。」

英语dead tree

法语arbre mort

分字解释


※ "枯木"的意思解释、枯木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枯木的造句

  • 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如枯木逢春,再次掀起了创作热情。
  • 经过名医的诊治,原本生命垂危的老王,好像枯木逢春,又恢復了健康。
  • 枯木逢春,陈花重放,旧作再版,自然是值得高兴的。
  • 经年之后,我曾听闻,你独坐庭前看罢枯木满墙,亦低眸笑叹时光开始沧桑。而戏台上你一身戏装终泛黄,我在故事里声嘶力竭,换不回你最初的模样。
  • 我年老体衰,已为枯木朽株,还是让年富力强的人干吧。
  • 一颗成长的心才会有沧海桑田的故事,而不是行同枯木甚至悄然死去!。
  • 这座只剩下断壁颓垣、枯木荒草的古庭园,如今已修葺一新。也作“断壁残垣”、“断瓦残垣”。
  • 王老先生自从去就读银髮族大学后,竟似枯木逢春般,整个人都年轻起来。
  • 多年相伴的妻子死后他就心如枯木死灰。
  • 由于国人越来越重视户外运动,原已衰落的自行车工业,有如枯木逢春,又渐渐復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