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ngshān

邙山


拼音máng shān
注音ㄇㄤˊ ㄕㄢ

词语解释

邙山[ māng shān ]

⒈  即北邙山。一作北芒,也称芒山、郏山、北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魏以来,为王侯公卿归葬之处。

引证解释

⒈  即 北邙山。一作 北芒,也称 芒山、郏山、北山。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北。 汉 魏 以来,为王侯公卿归葬之处。

三国 魏 应璩 《与程文信书》:“南临 洛水,北据 邙山。”

分字解释


※ "邙山"的意思解释、邙山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邙山的造句

  • 注:洛阳的邙山,自古汇聚帝王将相之陵冢,被后世认为最适宜穴居。
  • 整条道路从城南定鼎门向北,直通洛河上的天津桥,加上天枢、应天门、明堂,组成了整个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往北是邙山,往南正对伊阙,气势恢宏。
  • 邙山墓冢惨遭盗空,封土和陵园、古墓遗址大肆被毁,各种工厂、筑路公司、铁路、垃圾场分布其中,甚至有的高速公路穿墓而过、将坟冢一劈为二。
  • 北郊邙山上有中国最大的古墓群,主要是皇家陵墓,最远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
  • 越王侗使人运回洛仓米入城,遣兵五千屯丰都市,五千屯上春门,五千屯北邙山,为九营,首尾相应,以备密。
  • 东有鸿沟通淮泗,北依邙山濒临黄河,南面遥望京索,西过虎牢关接近洛阳,地势险要,为南北之绾毂、东西之孔道。
  • 洛阳龙门山和邙山近年出土的三件石刻文物,反映了唐宋之间佛教信仰的兴盛。
  • 更不说在这期间,一直在邙山中蜇伏着的日军第三战车师团悍然出动了。
  • 西晋的帝陵区在都城洛阳附近偃师县境内的北邙山一带。
  •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