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对簿


拼音duì bù
注音ㄉㄨㄟˋ ㄅㄨˋ

词语解释

对簿[ duì bù ]

⒈  受审问。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史记·李将军列传》
对簿公堂。

confront the accused with his accuser;

引证解释

⒈  受审。簿,狱辞的文书,犹今之起诉状。受审时据状核对事实,故称对簿。

《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 广 之幕府对簿。”
《明史·邓子龙传》:“子龙 方对簿,巡抚 吴定 请立功自赎,帝许之。”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忆君縲紲中,恶鬭五秋冬。对簿仅一字,投降私害公。”

国语辞典

对簿[ duì bù ]

⒈  簿,文状,即现代的起诉书。对簿指依据文状加以审问,期能经由勘察而符于事实。后乃将狱讼受审称为「对簿」。

《史记·卷一〇九·李将军传》:「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分字解释


※ "对簿"的意思解释、对簿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对簿的造句

  • 周妇之子为继承林家香火回复林姓,不惜与生母对簿公堂。
  • 对簿公堂什么的,张毅成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再者说,合约也就只剩下没两年了,根本就没什么,赔钱也没多少钱。
  • 对簿公堂?你是说让我指证高阿古的罪行?还不能免我一死?
  • 私了好啊,免得大家对簿公堂,浪费时间,结果还是一样,你撞了人,总是要赔钱才行!只是该赔多少呢?
  • 不过家有悍妻不好惹,也惹不过,一时间哭闹的,上吊的兼有之,更甚者则是娘家率领众多亲属嚷嚷着要对簿公堂。
  • 我想徐志摩如果听到这小子的诗一定会与这厮对簿公堂,告他“窜改”。
  • 他们曾是情投意合的一对爱侣,如今却因为金钱的纠纷对簿公堂。
  • 事实上,外墙颜色更改,在深圳地产界不乏先例,但导致双方对簿公堂,却是全国第一例。
  • 近年来,因银行卡遭盗刷而引发的纠纷案件屡有发生,对簿公堂的结果也各有输赢。
  • 广东山东两个“美晨”将对簿公堂,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