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chóng

肝吸虫


拼音gān xī chóng
注音ㄍㄢ ㄒ一 ㄔㄨㄥ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肝吸虫[ gān xī chóng ]

⒈  也叫肝胵。一种寄生虫。身体扁平,前端尖,雌雄同体。常寄生在人体或牛、羊等肝脏中。虫卵由肝脏转入肠道,随粪便排出,遇水孵化,然后侵入淡水鱼体内。人吃生鱼或喝含有幼虫的水,就会感染发病。

引证解释

⒈  也叫肝胵。一种寄生虫。身体扁平,前端尖,雌雄同体。常寄生在人体或牛、羊等肝脏中。虫卵由肝脏转入肠道,随粪便排出,遇水孵化,然后侵入淡水鱼体内。人吃生鱼或喝含有幼虫的水,就会感染发病。

国语辞典

肝吸虫[ gān xī chóng ]

⒈  一种寄生虫。属扁形动物门。常寄生于人体或牛、羊等动物的肝脏中。参见「肝蛭」条。

分字解释


※ "肝吸虫"的意思解释、肝吸虫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肝吸虫的造句

  • 肝吸虫感染与一些肝胆疾病,特别是胆管癌有关。
  • 结论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仍然最高,其次是肝吸虫和肺吸虫。
  • 主办方还组织了市属医院专家在活动现场为广大市民提供预防艾滋病、肝吸虫、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咨询服务。
  • 肝片吸虫成虫的形态与巨片吸虫除大小不同外,更明显的不同是成虫的前部和后端吸虫体长宽比,腹吸盘直径与口吸盘直径比等方面。
  • 并且能与感染肝片吸虫的绒山羊血清发生反应,表明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
  • 肝片形吸虫和鸡蛔虫对神经递质和药物的反应基本上是不同的。
  • 硫酸阿托品能完全阻断胆碱酯类对肝片形吸虫的抑制作用,但只能部分阻断胆碱酯类对鸡蛔虫的兴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