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孥


拼音qī nú
注音ㄑ一 ㄋㄨ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妻孥[ qī nú ]

⒈  妻子和儿女。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诗·小雅·常棣》

wife and children;

引证解释

⒈  见“妻帑”。

国语辞典

妻孥[ qī nú ]

⒈  妻子与儿女。汉·孔融〈与曹公书论盛孝章〉:「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也作「妻帑」。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〇》:「妻孥手自烹庖,太守躬亲陈设,百样整齐,只等副大使来。」

分字解释


※ "妻孥"的意思解释、妻孥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妻孥的造句

  • 伯帖木儿将百骑追至一大河,虏其妻孥,追奔逐北。
  • 人当自信自守,凡义所宜为,力所能为,心所欲为,而亲友挽得回,妻孥劝得止,只是无。
  •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 庭坚百喙莫辩,欲哭无泪,只得把妻孥安置在零陵,独赴贬所。
  • 大丈夫做事斩截果断,妻孥财禄皆身外之物,尽无可虑。
  • 而操遂乘资跋扈,肆行酷烈,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被枭悬之戮,妻孥受灰灭之咎。
  • 不料迩闻总戎又遭倾陷,闻缇骑到苏,妻孥被逮。
  • 籍没法是元代刑法中的一种附加刑,是指没收犯者的全部或部分资产甚至包括犯者的妻孥和奴婢以充公。
  • 故尚书丁管,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 夫受人钱而不与干事,则鬼神呵责,必为犬马报人。受人财而替人枉法,则法律森严,定为妻孥连累。清夜自省,不禁汗流,是不可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