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

剥落


拼音bō luò
注音ㄅㄛ ㄌㄨㄛˋ

词性动词


反义词紧固

词语解释

剥落[ bō luò ]

⒈  物体表面的覆盖物成片地脱落。

peel off; be tripped;

引证解释

⒈  脱落。

《汉书·五行志中下下》:“今十月也,李梅当剥落,今反华实,近草妖也。”
唐 李白 《襄阳歌》:“君不见 晋 朝 羊公 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上边佛像也剥落破碎,不成模样。”
钱锺书 《围城》五:“只见剥落的白粉壁上歪歪斜斜地写着淡墨字。”

⒉  流落。

唐 韩偓 《海山记》:“目断平野,千里无烟,万民剥落,莫保朝昏。”

⒊  谓免去官职。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邕 素负美名,频被贬斥,皆以 邕 能文养士, 贾生、信陵 之流,执事忌胜,剥落在外。”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一折:“小二哥,你好乔,听的得了官,就买酒相贺,听的剥落官职,就索要房钱。”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一折:“我得官也相庆相贺,剥落也不追随。”

⒋  谓落选,落第。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他不寄箇报喜的信息缘何意?有两件事我先知:他得了官别就新婚,剥落呵羞归故里。”

⒌  伤害,毁坏。

三国 魏 陈琳 《应讥》:“而背枉违难,耀兹武功,徒独震扑 山东,剥落元元。”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子路篇六》:“儒者任天下事,有一大病,将平日许多悲天閔人之心,因乘权得位,便如鬱火之发於陶,迫为更改,只此便近私意,而国体民命,已受其剥落矣。”
李大钊 《“五一”MayDay运动史》:“全世界,很受赞美的 欧洲 文明,被此次世界大战造出来的荒乱剥落尽了。”

⒍  落拓貌。

宋 叶适 《<徐斯远文集>序》:“徐观笔墨轻重,以十一敛藏千百,虽铺写纵放,亦无怠惰剥落之态。”

国语辞典

剥落[ bō luò ]

⒈  物体剥蚀而脱落。

唐·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诗:「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棺材贴头上有字,又被那屋上没有瓦,雨零下来,把字迹都剥落了。」

斑剥

⒉  落第。元·郑廷玉也作「驳落」、「薄落」。

《金凤钗·第二折》:「投至二十载苦功名,却不想半霎剥落了。」

分字解释


※ "剥落"的意思解释、剥落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剥落的造句

  • 桌子接触墙壁的地方漆皮已剥落
  • 在雨里真的很好,如果能不是匆忙惊慌的躲避逃开,或不因忧伤在雨中游荡,能静静的与风雨进行交流,就能体察到都市的闷燥和情感的结痂在一片片剥落,慢慢显出了记忆的绿叶和鲜活的心。雨是
  • 那么一声轻轻的问候,就剥落了所有刻意伪装的坚强。
  • 望着墙角剥落的时光,天边远去的惊鸿,几许怀旧瞬间便抽空了心灵,惊醒了惆怅。捞不起的往昔孕育着伤怀,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捡拾着记忆,而回应我的只有身边轻描淡写的风声,呜咽着浓墨重彩的痛与哀愁。
  • 至今剥落临道旁,大者虎马小者羊。
  • 我常有抱抱一个邮筒的愿望,它胖胖的,油漆已经剥落,有一股晚霞的味道。我觉得多么遗憾,它装满了秘密,却不会说话。那时候,我认为邮递员是收集秘密的人,他们工作时间很长,寻找每一条大街小巷的线索,以便找到某人个陌生的收信人。
  • 剥落,正在剥落和尚未剥落的死角质细胞,群聚在毛孔之上和四周,让涌出的油脂无法顺利排出,堆挤的结果,在皮肤表面形成了像小米粒般大小的小白点。白头粉刺较容易出现在脸颊和下颚处。
  • 另一个时空。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去让那些花粉样的东西不从自己身边剥落,飞走;我们也没有能力让水样的时间汇聚停滞在一片斑驳的湖里,但同时我们却能在这个过程中也拾捡了一些,让自己成长。
  • 思念在我心里慢慢地积聚,我的心被一点一点地侵蚀,似乎在用自己的手轻轻地剥落一层层的茧,露出最柔软的地方。那一刻,即便微微的触动,也会感觉得到,这样一种情怀,就像在炎热的夏日,突然有一阵凉爽的风吹来,沁人心脾的感觉,在心底兀自牵挂着!我的祖国。
  • 然后,笑了起来。就好像到现在为止的表情剥落了一般,显现出鲜明的让人感到伟岸的充满知性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