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风仪


拼音fēng yí
注音ㄈㄥ 一ˊ


词语解释

风仪[ fēng yí ]

⒈  风度,仪容。

引证解释

⒈  风度,仪容。

《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庾太尉 风仪伟长,不轻举止,时人皆以为假。”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道士缓步庭中,年可四十,风仪清古。”
沉昌直 《寄龙圣江西》诗:“龙君 美风仪,濯濯春柳姿。”

国语辞典

风仪[ fēng yí ]

⒈  风采仪容。

南朝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序〉:「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雪等润。」
《南史·卷三二·张邵传》:「畅随宜应答,吐属如流,音韵详雅,风仪华润。」

风采

分字解释


※ "风仪"的意思解释、风仪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风仪的造句

  • 本文介绍了型双向测风仪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 一身青色儒袍,风仪玉立,面如冠玉,双眉斜飞入鬓,脸上神情温文儒雅,如同一位饱学之士。
  • 祠堂正殿供奉的张文献公塑像风仪秀整,让人不由想到后人对张九龄的评语——风度蕴藉。
  • 美人看见门口的南宫燕,身长七尺八寸,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好一副自然天成,英气外露,风流倜谠的俊美男子。
  • 他看见一枝芙蓉涉水而来,姿态高扬,她的风仪深深地刻在他脑海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安意如 
  • 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
  • 衣裳风仪是特性的表征,反应一私人的文明涵养和风格,映现自己的职司和名望。
  • 斯文如缕扬州学脉承余绪,哲人其萎荆楚士林仰风仪
  • 经由过程镜子看着自身进步,爵士风仪
  • 风仪,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