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èguó

列国


拼音liè guó
注音ㄌ一ㄝˋ ㄍㄨㄛ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列国[ liè guó ]

⒈  某一时期并存的各国。

列国相争。
东周列国志。

various countries;

引证解释

⒈  指 春秋 战国 时的诸侯国。

《左传·庄公十一年》:“列国有凶称孤,礼也。”
《史记·货殖列传》:“管氏 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於列国之君。”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春秋 列国大夫会盟,多赋诗以见志。”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周 室既衰,聘问歌咏,不行於列国,而游説之风寖盛。”

⒉  泛指各国并存的某一时期或各个国家。

唐 刘禹锡 《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纪》:“汉 之文至列国而病, 唐 兴復起。”

国语辞典

列国[ liè guó ]

⒈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

《左传、庄公十一年》:「列国有凶,称孤,礼也。」
《文选·左思·吴都赋》:「若率土而论都,则非列国之所觖望也。」

各国

分字解释


※ "列国"的意思解释、列国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列国的造句

  • 卡斯特罗在维护民族独立、不畏强暴方面表示出的大智大勇,博得了世界列国人民的敬佩。
  • 世博会是集萃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列国群众共享欢乐以及友谊的聚首。
  • 绿肥地感化以及在烟叶消费中应用地研讨停顿摘要:世界列国研讨以为,绿肥是一种很好地生物肥料。
  • 以色列国王满腹狐疑,问道:“我又不是执掌人生死大权的上帝,这家伙为什么找我治麻风病呢?”。
  • 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传为孔子讲学之处,讲述了孔子周游列国、讲学等故事。
  • 昔仲尼列国之大夫耳,兴礼修学于洙、泗之间,四方髦俊,斐然向风,受业身通者七十余人。
  • 好多年他周游列国,讲述儒家观点。
  • 而孔子周游列国的“克己复礼”,则是对此周朝奴隶制等级礼法制度体系的“兴亡继绝”。
  • 苑内河桥路相连,林水亭相映,有郑风石刻、名品荷花、壁泉飞瀑、儿童乐园、“东周列国志”石栏等。
  • 昔楚郑列国,而郑伯犹肉袒牵羊而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