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相济


拼音xiāng jì
注音ㄒ一ㄤ ㄐ一ˋ

词语解释

相济[ xiāng jì ]

⒈  互相帮助、促成。

⒉  互相调济。

引证解释

⒈  互相帮助、促成。

《易·序卦》“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晋 韩康伯 注:“则各有所畜,以相济也。”
晋 刘琨 《劝进表》:“臣闻昬明迭用,否泰相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四教所先,符采相济。”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多方相济,委曲相通。”

⒉  互相调济。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
《文汇报》1985.3.10:“他的弹唱,沙而明亮,高而浑厚,刚柔相济,轻重有致。”

国语辞典

相济[ xiāng jì ]

⒈  互相帮助、促进。

《文选·陆机·五等论》:「文质相济,损益有物。」
《文选·刘琨·劝进表》:「昬明迭用,否泰相济。」

分字解释


※ "相济"的意思解释、相济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相济的造句

  • 宽猛相济是古代帝王统治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
  • 不法分子同恶相济,危害性更大。
  •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两面性,即刚柔相济,再刚强的人也有柔和的一面,再柔和的人也有刚强的表现。
  • 和这种重义气的人结交,可以缓急相济
  • 丈夫性情刚强,妻子温厚,他俩可说是刚柔相济
  • 为人处事须刚柔相济,事情才可能处理得最好。
  • 那列霸多是个蛮族,自幼生着一身逆鳞,满口獠牙,本就无恶不做,自从得了郑元规,益发同恶相济
  • 臭味相投,朋比为奸,裙带关系,同流合污,同恶相求,同恶相济,一唱一和,一丘之貉,一鼻孔出气,引绳批根,招降纳叛。
  • 天子置公卿大夫士,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不得独是独非也。
  • 阴阳相生聚精华,水火相济出圣药,九朝贡胶集天、地、人之灵气,为血肉有情之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