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mán

南蛮


拼音nán mán
注音ㄋㄢˊ ㄇㄢˊ

词语解释

南蛮[ nán mán ]

⒈  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

⒉  旧时小说中辽、金人对宋及宋人的称呼。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

《礼记·曲礼下》:“其在 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吕氏春秋·召类》:“尧 战於 丹水 之浦以服 南蛮,舜 却 苗 民,更易其俗。”
《宋书·荆雍州蛮传》:“荆、雍州 蛮,槃瓠 之后也。分建种落,布在诸郡县。 荆州 置 南蛮,雍州 置寧 蛮 校尉以领之。 世祖 初,罢 南蛮 併大府,而寧 蛮 如故。”
唐 韩愈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诗之二:“嗟我亦拙谋,致身落 南蛮。”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一直到 周宣王 的时候, 长江 流域的中部都还是所谓 蛮荆,所谓 南蛮,淮河 流域是所谓 淮夷、徐夷。”

⒉  旧时小说中 辽、金 人对 宋 及 宋 人的称呼。

《说岳全传》第十五回:“哈迷蚩 奏道:‘臣到中原探听消息,老 南蛮 皇帝让位与小皇帝 钦宗。’”
《说岳全传》第十六回:“小番报进牛皮帐中:‘启上狼主,又有一个小南蛮杀进营来,十分厉害。’”

国语辞典

南蛮[ nán mán ]

⒈  中国古代对南方部族的称呼。

《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

⒉  北方金人鄙视南方宋人的称呼。

《精忠岳传·第一五回》:「哈迷蚩奏道:『臣到中原探听消息,老南蛮皇帝,让位与小皇钦宗。』」

⒊  日人称早期到日本的荷兰人。

分字解释


※ "南蛮"的意思解释、南蛮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南蛮的造句

  • 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
  • 食用兼备的匏瓜成为南蛮的标志,是因为南蛮作为南方炎族的一支是最先种植匏瓜的先民。
  • 这个蛮憨的大块头名叫林祥,由于他的身材魁梧,比一般的南蛮族人都高壮,所以被大家取了一个别名叫小蛮牛。
  • 皇上留心南蛮一举一动,宵旰于上,臣亦所动,心系朝廷,遇事亦绝不袖手旁观。
  • 大司马,南蛮之事非同儿戏,怎可使用北启大将?
  • 本人到过中原各国,西戎、东海、南蛮、北狄等地都有我的足迹。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 父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南蛮子现在已呈现疲惫不堪之态,解衣卸甲,躺在两军阵前晒太阳,我军此时当可出击,必能大获全胜。
  • 今日清晨,一向龟缩不出的南蛮军从后面追上了我军,他们四面出击。
  • 打开的缺口虽然迅速的补合上,但是南蛮士兵惊骇于将军的实力,不敢太过靠近了,就是这短短地松懈,给了众人以喘息的机会,快马加鞭一鼓作气冲出了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