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


拼音bí jū
注音ㄅ一ˊ ㄐㄨ

词语解释

鼻疽[ bí jū ]

⒈  马、驴、骡等牲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鼻疽杆菌引起,在内脏、鼻腔黏膜和皮下形成小结节,坏死后,变成溃疡,症状是流带脓的鼻涕。

glanders;

引证解释

⒈  马、骡、驴中蔓延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通常马为慢性,骡、驴为急性。人、骆驼和猫等亦能感染。病原为鼻疽杆菌。急性鼻疽的病状为呼吸迫促,咳嗽,流脓样鼻涕,鼻黏膜和皮下形成结节,坏死后,变成溃疡,病畜日见瘦削,以至死亡。

分字解释


※ "鼻疽"的意思解释、鼻疽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鼻疽的造句

  • “马鼻疽乃因人体上先有疮而乘马,马汗及毛入疮中”而引起。
  • 一战中,德军利用马鼻疽、炭疽病菌袭击协约国军队的人员和马匹,这是所谓生物武器使用的先河。
  • 污染水容易引发肠道、皮肤传染等疾病,而经水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伤寒、痢疾、霍乱以及马鼻疽、钩端螺旋体病、肠炎等。
  • 分离获得的类鼻疽杆菌在抗血清和补体的作用下,进行了青霉素药敏试验和型菌的形成试验。
  • 鼻疽病一种传染性的,通常是马和马科动物的致命疾病,由细菌引起的。
  • 此外,在弗拉基米尔州波克罗夫市还有一个工厂,专门生产杀伤牲畜武器的工厂,以破坏敌国农业与社会经济,武器类型以马鼻疽为主。
  • 鼻疽是感染造成的鼻疽杆菌。
  • 昨天上午,花都一马场饲养的马匹发生疑似疫情,经采血送样检测后确诊为马鼻疽
  • 鼻疽是会造成致死性的感染。
  • 这些部队制造了霍乱、鼠疫、炭疽病、伤寒和鼻疽病等各种传染疾病,其病源体用细菌、蛇毒、鱼毒、氰化物和砒霜等配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