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biǎn

褒贬


拼音bāo biǎn
注音ㄅㄠ ㄅ一ㄢˇ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褒贬[ bāo biǎn ]

⒈  赞扬和指责,借指评论好坏。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三国演义》
褒贬是非。

praise and disparage;

⒉  说…的坏话,恶意批评(偏义复词)

别在背地里褒贬人。

speak ill of;

国语辞典

褒贬[ bāo biǎn ]

⒈  批评是非、优劣。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褒贬[ bāo bian ]

⒈  偏义复词,专指不好的批评。

《红楼梦·第一四回》:「并不偷安推托,恐落人褒贬,因此日夜不暇,筹划得十分的整肃。」

英语to appraise, to pass judgment on, to speak ill of, praise and censure, appraisal

德语beurteilen, bewerten (V)​

法语louer et blâmer, estimer

分字解释


※ "褒贬"的意思解释、褒贬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褒贬的造句

  • 我们在褒贬古代作家、作品的时侯,不能脱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
  • 又不得效薄技于前,以希一字之褒贬
  • 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 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 朝气蓬勃的你史无前例的把一些褒贬不一的词组成井然有序的一句话,虽然有人不以为然然后你却倍儿欣慰。
  • 我们不要在背后褒贬别人,这样做不利于团结。
  • 评论家对这部书的社会影响尚未作出褒贬
  • 并无一字褒贬,只对事件本身作客观记述。
  • 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 作为小说家,德莱塞的地位向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