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zhú

天竺


拼音tiān zhú
注音ㄊ一ㄢ ㄓㄨ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天竺[ tiān zhú ]

⒈  我国古代称印度。

India;

引证解释

⒈  印度 的古称。古伊朗语hindukahindukh音译。

《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天竺国 一名 身毒,在 月氏 之东南数千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详夫 天竺 之称,异议纠纷,旧云 身毒,或曰 贤豆。今从正音,宜云 印度。”

⒉  山峰名。亦为寺名。在 浙江 杭州市 灵隐山 飞来峰 之南。山上有上、中、下三 天竺寺。上天竺寺,五代 后晋 天福 间建, 吴越 钱俶 改建号 天竺观音看经院 ; 中天竺寺,宋 太平兴国 元年 吴越王 建,号 崇寿院 ; 下天竺寺,隋 开皇 中就 晋 慧理 翻经院 改建。 唐 李白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诗,即指 下天竺寺。

唐 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诗:“山名 天竺 堆青黛,湖号 钱塘 写緑油。”

国语辞典

天竺[ tiān zhú ]

⒈  印度的旧称。参见「印度共和国」条。

英语the Indian subcontinent (esp. in Tang or Buddhist context)​

德语Indien ( hist. )​ (Eig, Geo)​

法语Tianzhu (Inde)​

分字解释


※ "天竺"的意思解释、天竺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天竺的造句

  • 玫瑰、橙花、熏衣草或者天竺葵纯露都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们还可以给肌肤带来意想不到的调理效果。
  • 我的天竺鼠小宝宝成长了?大了很多。
  • 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传佛,最初被皇帝安排居住在洛阳鸿胪寺,以表示对高僧的尊敬。
  • 戍主,滞留戍垒的三个商队中有十六名护卫,二十多名青壮,大都是栗特人、于阗人和吐火罗人,还有几个天竺人、大食人和大秦人。
  •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
  • 天下英豪大会于泰山,龙争虎斗,刚诞生十大高手,便被挾技东来的藏土宗贡法王镇慑,彭霄阳出手大败宗贡,更将欲一网打尽中原精英的天竺婆罗门枭雄逐走。
  • 王玄策之破天竺也,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以归,自言有长生之术,太宗颇信之,深加礼敬,使合长生药。
  • 她与我道’我乃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只因月下赏月,被风刮来的‘。
  • 方施主还记不记得,二十多年前天竺僧大闹少林的往事?
  • 夏四月戊申,御安福门,观僧玄奘迎御制并书慈恩寺碑文,导从以天竺法仪,其徒甚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