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拼音mò zǐ
注音ㄇㄛˋ ㄗˇ

词语解释

墨子[ mò zǐ ]

⒈  (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收徒讲学,成为儒家的反对派。主张“兼爱”,即天下人应相爱互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思想上有唯物主义倾向,但也有宗教迷信成分。墨子学说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著作编入《墨子》。

国语辞典

墨子[ mò zǐ ]

⒈  战国时鲁人墨翟。参见「墨翟」条。

⒉  书名。墨家思想的代表著作。传为战国宋墨翟撰,十五卷。注者以孙诒让闲诂最为详审。

英语Mozi (c. 470-391 BC)​, founder of the Mohist School 墨家[Mo4 jia1]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0 BC)​

德语Mozi (Eig, Pers, 470 - 390 v.Chr.)​

法语Mo Zi

分字解释


※ "墨子"的意思解释、墨子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墨子的造句

  • 墨子“兼相爱”,“爱无差等”。
  •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 墨子毷氉烦恶,艴然不悦,瞋目挥袖,大声喝止。
  •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
  • 原来这三大杀式全是攻击的剑法,与墨子剑法的以守为主大相迳庭,不知是否墨翟晚年心态转变,创出了这主攻的三招,以补剑法的不足。
  • 专业伦理;医道精神;墨子;兼爱;无私奉献;视人若己;宽容尊重。
  • 本文第五部分论述了墨子思想之人民性的现代启示。
  • 有人说古时鲁国公输般的制作工艺巧夺天工,《墨子》中有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 墨子是小手工业者和小生产者的代表,却是一位卓越人物。
  • 老子不信鬼神,孔子半信半疑,子思有将鬼神化的倾向,而墨子则重建了天鬼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