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ng

脏腑


拼音zàng fǔ
注音ㄗㄤˋ ㄈㄨˇ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脏腑[ zàng fǔ ]

⒈  中医总称人体内部的器官。心、肝、脾、肺、肾为五脏,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引证解释

⒈  中医总称人体内部的器官。心、肝、脾、肺、肾为五脏,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人之将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改梦》:“北地雪高冰厚,食炕餐煤,粪灰填于耳鼻,沟秽中于臟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五回:“从次日起,他们便如法泡製起来,无非是寒热兼施,攻补并进,拿着 苟才 的臟腑,做他药石的战场。”

国语辞典

脏腑[ zàng fǔ ]

⒈  五脏六腑。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脏腑亦泛指人的内脏。

《三国演义·第七八回》:「若患五脏六腑之疾,药不能效者,以麻肺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

分字解释


※ "脏腑"的意思解释、脏腑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脏腑的造句

  • 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也就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
  • 春天空气清新,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
  • 是以西国老人院、癫狂、聋哑等院,遇有死者,许医局剖析肢体,穷究病症及生生化化之原,以教后学,故西医皆明脏腑、血脉之奥。
  • 结合眼针疗法与中医脏腑和经络的关系,可以更深入地研究由于部分脏器和经络发生变化而引发的老年性痴呆这一病症。
  • 有病调治原则,就是脾胃病调治要及时,要因人而异采取化滞益胃法、祛湿安胃法、理气健胃法和相关脏腑调治法调治。
  • 饭前喝碗萝卜汤,可以消谷食,去痰癖,止咳嗽,解消渴,通利脏腑之气。
  • 端午饮食油腻,零食帮你败火,拔丝山药晾凉,放冰箱当糖吃,用莲子蒸馒头,健脾安神良方,蜂蜜内养脏腑,柠檬同泡饮料,温馨关怀送上,假期快乐安好!
  • 癫痫系指脏腑受伤,神机受累,元神失控所致,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的一种发作性疾病。
  • 脾胃一旦发生病变,不仅中州损伤,而且也会引起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各方面的疾患。
  • 其房屋亦高大爽垲,并令学徒通晓保养身体脏腑方法,虽英之伦敦、法之巴黎斯学校,亦无以复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