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fèn

民愤


拼音mín fèn
注音ㄇ一ㄣˊ ㄈㄣˋ

词性名词

近义词公愤众怒

反义词私仇

词语解释

民愤[ mín fèn ]

⒈  人民大众对有罪恶的人的愤恨。

民愤极大。

popular indignation; wrath of the ma sses;

引证解释

⒈  人民的愤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汉成帝 用减死刑,赦天下罪徒等办法企图缓和民愤,当然都不能有什么效果。”

国语辞典

民愤[ mín fèn ]

⒈  民众的愤恨。

如:「不良施政,每易引起民愤。」

分字解释


※ "民愤"的意思解释、民愤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民愤的造句

  • 拐卖人口罪可恶,严厉打击理应当。行窃扒盗实可恨,扰乱治安激民愤
  • 对于怙恶不悛、民愤极大的罪犯,我们应予严惩,不能手软。
  • 他是个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罪该万死的坏蛋。
  • 金正日公开枪毙亲信财长朴南基平民愤
  • 柯文哲叫停社子岛开发引民愤
  • 皇上,我们手里尚且没有他造反的证据,况且他深得民心,我们若是没有证据便抓人,怕是会引起民愤啊!皇上要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啊!
  • 这个灭绝人性的犯罪分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 有些人不理解减少死刑罪名,认为有些严重犯罪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 对那些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大搞不正之风的败类,必须绳之以法,才能平民愤
  • 这些文件不仅揭示了塔利班猎杀者的存在和行动,同时也表明了这些特殊部队在阿富汗引起强烈民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