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殊死


拼音shū sǐ
注音ㄕㄨ ㄙˇ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决死

词语解释

殊死[ shū sǐ ]

⒈  古时指斩首的死刑。

behead;

⒉  拼死;决死。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汉书·韩信传》

desperate;

引证解释

⒈  指殊死刑。参见“殊死刑”。

《汉书·高帝纪下》:“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颜师古 注:“韦昭 曰:‘殊死,斩刑也。’殊,絶也,异也,言其身首离絶而异处也。”
《新唐书·徐有功传》:“餘庆 为 冲 督偿、通书,合谋明甚,非曰支党,请殊死,籍其家。”
《明史·太祖纪二》:“己卯,赦殊死以下。”

⒉  犹决死,拚死。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张耳 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
唐 孙樵 《书田将军边事》:“如此,则边卒将怨望之不暇,又安能殊死而力战乎?”
冯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女儿正在参加那可怕的殊死的战斗。”

国语辞典

殊死[ shū sǐ ]

⒈  斩首的刑罚。

《汉书·卷一·高帝纪下》:「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⒉  竭尽死力。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英语to behead, capital punishment, desperate struggle, life-and-death

德语mit dem Mut der Verzweiflung, auf Leben und Tod

法语résolu à braver la mort

分字解释


※ "殊死"的意思解释、殊死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殊死的造句

  • 在炮兵的掩护下,战士们冲向敌人的战壕,展开殊死搏斗。
  • 虽然鬼子已穷途末路了,但仍然在作殊死抵抗。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不共戴天的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 王警官与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众人的帮助下,制服了歹徒。
  • 警察与歹徒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
  • 抗战爆发后,有多少仁人志士怀着亡国破家之仇,参加了八路军,和日寇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 那个老渔夫冒着狂风巨浪同那只大鱼进行着殊死搏斗。
  • 这里人迹罕至,但两军却为了这儿,殊死争夺。
  • 清明节,勾起了人们对亲人之缅怀。或许是因为近期要学几篇关于革命烈士的课文,使我回想起那些革命先辈。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与敌人的殊死拼搏,他们对人民的热爱与对革命的百折不挠,最后献出了生命得来的。
  • 他说:我看过的每一部牛仔片总有一场殊死搏斗。这通常发生在酒吧。一伙人冲进来挥拳斗殴、击倒对方,还把家具砸个稀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