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tóngshēng

异口同声



词语解释

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

⒈  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亦作“异口同音”。

bellow in one voice; join in unison; all in a breath;

引证解释

⒈  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话。常以形容意见相同。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諫怖者,异口同声。”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众人异口同声,讚嘆 刘公 盛德。”
浩然 《艳阳天》第五六章:“组织互助组那会儿,全院的人异口同声:‘搞!’”

国语辞典

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

⒈  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意见相同。也作「异口同辞」、「异口同音」。

《抱朴子·内篇·道意》:「本无至心,而谏布者,异口同声,于是疑惑,竟于莫敢。」
《醒世恒言·卷二〇·张廷秀逃生救父》:「侯爷见异口同声,认以为实,连忙起签,差原捕杨洪等,押著两名强盗作眼,同去擒拿张权起赃连解。」

众口一词

莫衷一是

分字解释


※ "异口同声"的意思解释、异口同声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异口同声的造句

  • 会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一定要在考试竞赛中夺得好成绩。
  • 大家异口同声地赞成老师的提议。
  •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是个活雷锋。
  • 刚刚下了一场大雨,盼雨盼得心焦的人们欣喜若狂,异口同声地喊:再下大点吧!
  •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 由于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正派作风,当被问及学习态度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赞扬老陈是我们车间的好主任。
  • 小草和身旁的参天大树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都是大地母亲的子孙。”。
  • 孩子们从内心里感到十分惋惜,异口同声地责备撕书的人。
  • 但若异口同声地为君主制歌功颂德,则是另一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