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己


拼音xū jǐ
注音ㄒㄨ ㄐ一ˇ

词语解释

虚己[ xū jǐ ]

⒈  谦虚,虚心。一般用在“虚己以听”中,意思是以谦虚的态度听取别人的意见。

modesty; be not self-opinionated;

引证解释

⒈  犹无我。言人能无我,则凡事不着意。

《庄子·山木》:“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成玄英 疏:“虚己,无心也。”

⒉  犹虚心。参见“虚心”。

《韩诗外传》卷二:“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
《汉书·霍光传》:“光 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宋 王安石 《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於是天子悦其至,虚己而问焉。”
《明史·张居正传》:“帝虚己委 居正,居正 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

国语辞典

虚己[ xū jǐ ]

⒈  虚心不自满。

《庄子·山木》:「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分字解释


※ "虚己"的意思解释、虚己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虚己的造句

  • 身处官位,俊才茂德,却能尊贤容众,虚己以听,是很难得的。
  • 卑宫菲食,以丰功臣之赏;披怀虚己,以纳谟士之算。
  • 烟暝酒旗斜矗,坐在酒馆二楼的窗前,望着夕阳相照的陌上秋草,虚己眼中竟透出些隐隐羁愁的黯淡。
  • 但是,当别人给予匡谬正误时,就应“虚己以听”,心存感激之情,不可恃才傲物,意气用事。
  • 虚己应物,必究千变之容;挟情适事,不观万物之妙。
  • 茫茫人海礼为先,谦恭虚己人不怪。诚存脑海互关心,五湖四海润大爱。大爱无疆力无边,大智大慧竞大爱。德驻心海美人生,薪火相传天下爱。
  • 至于虚己纳谏,不好畋猎,不尚玩好,不用玉器,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
  • 自非采纳群谋,询于刍荛,虚己受人,恆若不足,则功名不成,勋绩莫著。
  • 与人为善和为贵,当仁不让风格好。修身律己躬自省,谦恭虚己万事好。讲究文明树新风,积善积德品自高。奉献社会真诚美,赤子生辉新风好。
  • 劳谦虚己,则附者众;骄倨傲慢,则去者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