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yuèzhīròuwèi

三月不知肉味


拼音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注音ㄙㄢ ㄩㄝˋ ㄅㄨˋ ㄓ ㄖㄡˋ ㄨㄟ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三月不知肉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

⒈  谓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朱熹集注:“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

⒉  今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

引证解释

⒈  谓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

《论语·述而》:“子在 齐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朱熹 集注:“盖心一於是,而不及乎他也。”
《老残游记》第二回:“每次听了他説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甚么事,总不入神……还是 孔子 ‘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向光明’》:“说穿了又有什么趣味,你忍心叫人‘三月不知肉味’?”

⒉  今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

国语辞典

三月不知肉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

⒈  孔子在齐国听得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味道。典出《论语·述而》。比喻专心一意,全神贯注。

《老残游记·第二回》:「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澈些!」

分字解释


※ "三月不知肉味"的意思解释、三月不知肉味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三月不知肉味的造句

  • 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
  • 伯牙抚琴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 虽不至于三月不知肉味,可常是谢幕半天才想起鼓掌。
  •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春一刻值千金,宝贝快来吧,老爷都有三月不知肉味,全身有使不完的劲。
  • 男人是肉食动物,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我三天也扛不住。
  • 这种触目惊心是大锣大鼓的影响,而不是使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动。
  • 这来到陕北的地方一呆就是三年,人家孔老二最多也就三月不知肉味,咱可是三年不知肉味了。
  • 水玲珑的厨艺是那么的独特,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能将一道最普通的菜做成上等佳肴,吃起来朗朗爽口,三月不知肉味
  • 哈哈,女儿红哇,大侄子,你看看你,弄这么好的吃食来,我们这群乡下人,泥腿子,吃了这一顿,估计又得三月不知肉味,到时候非得生了相思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