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míng

贤明


拼音xián míng
注音ㄒ一ㄢˊ ㄇ一ㄥˊ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英明贤良


词语解释

贤明[ xián míng ]

⒈  有智慧、有能力的。

wise and able;

引证解释

⒈  有才德有见识。

《战国策·燕策二》:“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於《春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故世必有圣智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李少师贤妻》:“性贤明,有礼节。”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玉人哪,你是一位这样智慧、贤明的阏氏啊?”

⒉  有才德有见识的人。

南朝 梁 江淹 《报袁叔明书》:“独念贤明蚤世,英华殂落。”
唐 孟郊 《古意赠梁肃补阙》诗:“曲木忌日影,谗人畏贤明。”

国语辞典

贤明[ xián míng ]

⒈  有才德而明义理。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看娘子如此英雄,举止恁地贤明,怎么尊卑分上觉得欠些个?」

昏聩 昏暗 昏庸

分字解释


※ "贤明"的意思解释、贤明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贤明的造句

  • 人们愈是贤明,愈低着腰向他人学习。
  • 当今皇帝銮锋二世更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其轻徭薄赋,广开言路,使得国力在原有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震慑了西大陆虎视耽耽的诸国。
  • 陛下乃是穆宗皇帝之孙,贤明爱人,被臣民拥立承继大统,乃是顺应民意之举。
  • 回到徐州,布吕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酒宴以显示自己是个爱才若渴的贤明之主,吕绮英将徐州文武官员中能算得上是一号人物的一一给周瑜介绍了个遍,相互交流,感情融洽。
  • 纵然是贤明的魏文侯,也曾对吴起杀妻求将的前科耿耿于怀;相比之下,才刚见面几天的楚悼王,就竟然将他看得比国土还重。
  • 史称“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
  • 这位国王贤明地统治着他的臣民。
  • 尧帝是一个贤明达理谙识时务的英明领袖,他深知自己开创的这一事业远没有达到他统一天下的目的,而生命流逝逼得他不得不尽快选择好如意的接班人。
  • 际此国难当前,而竟有人乘机发国难财,对难胞漠不关心,深愿贤明之当局有以取缔之。
  • 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