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东夷


拼音dōng yí
注音ㄉㄨㄥ 一ˊ

词语解释

东夷[ dōng yí ]

⒈  古代对我国中原以东各族的统称。

⒉  指三国吴。

⒊  特指清朝统治者。

⒋  旧指我国东方日本、朝鲜等国家。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对我国中原以东各族的统称。

《礼记·曲礼下》:“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东夷献其乐器, 肃慎 贡其楛矢。”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河北、山西 的北部是所谓北狄, 陕西 的大部分是所谓西戎, 黄河 的下游是所谓东夷。”

⒉  指 三国 吴。

《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嗟彼 东夷,凭 江 阻湖,骚扰边境,劳我师徒。”
李善 注:“东夷,谓 吴。”

⒊  特指 清 朝统治者。

清 顾炎武 《羌胡引》:“东夷跳梁歷三世,四十五年称伪帝。”

⒋  旧指我国东方 日本、朝鲜 等国家。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今世所用摺叠扇,亦名聚头扇,吾乡 张东海 先生以为贡於东夷…… 东坡 谓 高丽 白松扇,展之广尺餘,合之止两指许,正今摺扇,盖自 北宋 已有之。

倭 人亦製为泥金面、乌竹骨充贡。出自东夷果然。”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倭缎》:“凡倭缎製起东夷, 漳 泉 海滨效法为之。”

国语辞典

东夷[ dōng yí ]

⒈  商周时代对山东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或邦国的通称。

《文选·扬雄·长杨赋》:「其后熏鬻作虐,东夷横畔。」
《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

分字解释


※ "东夷"的意思解释、东夷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东夷的造句

  • 何光岳人所居。
  • 海曲的东夷人之所以被称为鸟夷,是因为他们在服饰与行为上极力模仿鸟,而对图腾物的模仿正是图腾信仰的重要方面。
  • 八神封完,适成王钦差下来圣旨,但言淮夷乱平,东夷之靖,天下一统,全仗尚祖父不世之功。
  • 东夷人还用高岭土烧制白陶,创造了世界上最早使用高岭土烧制器具的记录,是瓷器发明的前奏。
  • 后羿属于东夷,而非西夷。
  • 夺云咬咬牙,幸好刚才凌云阁和七星庄之间的大战没有爆发,不然今日鹬蚌相持,渔人得利,好厉害的东夷族。
  • 东夷人盔甲也很鲜明,对他们来说,心灵手巧不是问题。
  • 当时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
  • 东夷人的擅兵尚武精神,造就了齐鲁兵学的甲冠天下。
  • 慕朔君的大名可谓天下皆知,十几年前,东夷孤岛倭寇大举入侵,烧杀淫略,屠城十余座,举国震怒!皇帝出兵五十万御驾亲征,结果惨败而归,朝野上下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