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字的组词

啼字开头的组词

1、啼咽:犹悲哽。

2、啼哭:(1)放声地哭

3、啼痕:泪痕。

4、啼叫:(1)啼哭;鸟兽叫

5、啼唱:指公鸡的啼叫。

6、啼唤:鸣叫。

7、啼魂:指杜鹃鸟。古代传说杜鹃鸟乃上古蜀王望帝(杜宇)所化,至春啼鸣,故称。

8、啼明:鸡啼叫报晓。

9、啼饥:因饥饿而号哭。

10、啼泣:(1)啼哭;哭泣

11、啼糚:古代妇女的一种妆式,流行于东汉。见“啼妆”。薄施脂粉于眼角下,视若啼痕,故名。

12、啼妆:古代妇女的一种妆式,流行于东汉。见“啼妆”。薄施脂粉于眼角下,视若啼痕,故名。

13、啼鸣:(1)鸣叫

14、啼呼:哭叫,叫唤。

15、啼謼:啼哭呼叫。

16、啼眼:泪眼。

17、啼血:(1)传说杜鹃总要啼到口里出血才止,所以用“啼血”指杜鹃啼得悲苦

18、啼珠:喻指露珠。

19、啼号:(1)哭叫

20、啼声:动物的鸣叫声。

21、啼啭:婉转地、十分动听地鸣叫。

22、啼明鸡:报晓鸡。

啼字中间的组词

1、莺啼序:词牌名。又名《丰乐楼》。在词中字数最多,计二百四十字。仄韵。见《词谱》卷三九。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见明·王骥德《曲律》卷一。

2、怨啼鹃:词牌名。即《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

3、儿啼帖:旧俗张贴在外,用以防止小孩夜间啼哭的字条。

4、乌啼引:1.即《乌夜啼引》。琴曲名。

5、号寒啼饥:号:哭喊。啼:啼哭。因为寒冷饥饿而呼号。形容极为贫困。

6、猿啼鹤唳:猿和鹤凄厉地啼叫。指期待归隐的心情或退居后的隐遁生活。亦作:猿啼鹤怨

7、齐垒啼乌:《左传.襄公十八年》:"丙寅晦,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后因以"齐垒啼乌"为敌军败逃的典实。

8、莺啼燕啭: 形容女子歌声曼妙,或者声音悦耳动听。

9、子规啼血: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10、百鸟啼鸣:许多鸟都在叫,比喻非常热闹。

11、江娥啼竹: 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12、凝神啼听: 集中精神聆听某些精神或者声音。

啼字结尾的组词

1、呱啼:婴儿啼哭。

2、诅啼:咒骂哭叫。

3、悲啼:哀伤啼哭;哀鸣。

4、蝉啼:蝉的哀鸣声。

5、鹃啼:亦作'鹃啼'。 相传杜鹃啼声凄苦。因多用以形容人的思念之苦或悲怨之深。

6、含啼:犹含悲。

7、嗥啼:号啼。大声啼哭。嗥,通'号'。

8、詀啼:犹言低语并哭泣。

9、娇啼:娇媚地哭泣。

10、衔啼:忍住哭泣,含着眼泪。

11、莺啼:莺鸣。

12、乌啼:指琴曲《乌夜啼引》或《乌啼引》。

13、盗啼:1.鸡不正常地啼叫。

14、儿啼:1.小孩啼哭。2.谓声似小孩啼哭。3.即儿啼帖。

15、破啼:停止啼哭。

16、玉啼:女人的涕泪。 女人的哭声。

17、惊啼:受惊而啼叫或啼哭。

18、鸡啼:(1)见“鸡叫”

19、泣啼:哭泣。

20、哭啼:哭哭啼啼kūkū-títí不间断地哭泣

21、猿啼:猿凄厉地啼叫。

22、夜啼: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 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 唐教坊曲名,南唐后主李煜用为词牌名。宋人欧阳修﹑赵令畤等多用之。见《词谱》卷六。 曲牌名。属南吕宫,南北曲均有,北曲较多用,字数与词牌不同,多用在套曲中《玄鹤鸣》曲牌之后。南曲字数与有的词牌如别名为《圣无忧》的词牌前半段相同,作为引子。

23、葫芦啼:1.见"葫芦提"。

24、乌夜啼:1.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2.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3.唐教坊曲名,南唐后主李煜用为词牌名。宋人欧阳修﹑赵令畤等多用之。见《词谱》卷六。4.曲牌名。属南吕宫,南北曲均有,北曲较多用,字数与词牌不同,多用在套曲中《玄鹤鸣》曲牌之后。南曲字数与有的词牌如别名为《圣无忧》的词牌前半段相同,作为引子。

25、呱呱啼:鸡啼声。指代公鸡。

26、雌雉啼:喻妇女掌政﹐发号施令。语本《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一说亦本汉吕后杀功臣事。《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裴骃集解﹕"《汉书音义》曰﹕'讳雉。'……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