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字的组词

薰字开头的组词

1、薰育:见“薰鬻”。

2、薰草:香草名。即蕙草,俗名佩兰,又名零陵香。

3、薰陶:熏染陶冶。比喻因为经常和某些人物或环境相接触,而使人在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受到好的影响。

4、薰弦:《孔子家语•辩乐》:“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以“薰弦”指《南风歌》。

5、薰然:温和貌;和顺貌。

6、薰笼:有笼覆盖的熏炉。可用以熏烤衣服。

7、薰粥:见“薰鬻”。

8、薰椓:指宦官,太监。

9、薰风:1.和风,特指夏天由南向北吹的风。 2.常用于书画名称。 3.游戏王卡组系列。 4.以“薰风”指《南风歌》。

10、薰莸:香草和臭草。比喻善与恶。

11、薰染:沾染;感染。谓受到某种影响。犹渲染;点染。

12、薰鬻:亦作“薰粥”。亦作“薰育”。亦作:薰粥薰育

13、薰沐:熏香和沐俗。表示虔敬。犹熏陶。

14、薰子:同“熏子”。阉割,去势。称宦官。

15、薰灼:用烟、火熏烤。稗海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八:“堂内烟火薰灼,烹爨甚鲜。”比喻以气势凌人。

16、薰豁:夸耀。

17、薰陆:香料名。即乳香。

18、薰心:谓心受熏灼。常形容愁苦。谓迷住心窍。

19、薰赫:谓气势炽盛。

20、薰炙:犹熏陶。比喻以气势凌人。

21、薰炉:亦作“薰鑪”。用于熏香等的炉子。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唐杨炯《和崔司空伤姬》:“粉匣栖餘泪,薰炉减旧烟。”清唐孙华《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薰炉自剪粤香烘,胜赏难期四美同。”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但一般古董家却说这一只独角羊原本是南宋朝宫中的薰炉,在康熙年间,被四川遂宁张鹏翮大学士从北京琉璃厂买得,后来带回成都,施与青羊宫的。”

22、薰服:香熏的衣服。指乐妓。

23、薰辛:指辛辣腥膻的肉、菜等食物。薰,通“荤”。

24、薰胥:谓因牵连而受刑。

25、薰戒:焚香斋戒。

26、薰燧:焚薰草以取香。

27、薰蒸:烟熏气蒸。熏陶。犹蒸腾。

28、薰蒿:气蒸腾貌。

29、薰虫:食品名。旧时于农历二月初二所制的一种油煎饼。

30、薰薰:和煦貌。用同“醺”。酒醉貌。

31、薰天:形容势炽。北方旧俗,于正月七日在庭中作煎饼,称为“薰天”。

32、薰鑪:见“薰炉”。

33、薰修:1.亦作"熏修"。2.佛教语。谓净心修行。

薰字中间的组词

1、醉薰薰:见“醉醺醺”。

2、香薰薰:形容香气袭人。

3、衣薰笼: 薰衣服的竹笼。宋高承《事物纪原·舟车帷幄·薰笼》:“晋《东宫旧事》曰:太子纳妃,有衣薰笼。当亦秦汉之制也。”

4、锦薰笼: 瑞香花的别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上》:“陈子高《九日瑞香盛开有诗》云:‘宣和殿里春风早,红锦薰笼二月时。’……俚俗因此诗遂号瑞香为锦薰笼。”明杨慎《升庵诗话·瑞香花诗》:“瑞香花,即《楚辞》所谓露甲也,一名锦薰笼,又名锦被堆……余亦有诗云:‘小屏残梦暖香中,花气撩人怯晓风。绣被堆春蝴蝶散,开帘忽见锦薰笼。’”

5、曹薰铉:曹薰铉,1953年3月10日出生于全罗南道木浦市,韩国著名围棋选手,韩国棋院九段。

6、南薰楼: 又称“南门楼”,位于宁夏银川城东南的南环东路与中山南街交叉口上,坐北朝南,面临广场。

7、摘艳薰香:形容文辞华美。

8、南薰北鄙:南薰,指虞、舜《南风》诗所表现的兴盛之声;北鄙,指殷·纣所为北方边鄙之地的亡国之音。

薰字结尾的组词

1、再薰:再度熏陶风化。谓盛世再来。语出古歌谣《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2、斋薰:斋戒熏香。

3、薰薰:和煦貌。用同“醺”。酒醉貌。

4、余薰:犹馀香。

5、花薰:起源于清代的乾隆时期。

6、染薰:沾染香气。

7、兰薰: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

8、香薰:形容香气袭人。

9、三薰:同“三衅三浴”。表示虔敬。比喻栽培,提携。

10、含薰:内蕴芳香之气。

11、醉薰薰:见“醉醺醺”。

12、香薰薰:形容香气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