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字的组词

衙字开头的组词

1、衙强:强御。指强暴之人。

2、衙蠹:对衙门中贪赃吏役的蔑称。

3、衙斋:衙门里供职官燕居之处。

4、衙日:1.衙参之日。2.唐宋时节堂祭奠的日期。

5、衙内:(1)唐代称担任警卫的官员,五代和宋初这种职务多由大臣子弟担任,后来泛指官僚的子弟

6、衙职:官衙中的职役。

7、衙役:(1)衙门里的差役

8、衙参: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

9、衙会:官衙集合议事。

10、衙衙:1.相向而立貌。2.象声词。

11、衙头:宋时指金人统帅所在的营帐。

12、衙香:香名。角香的俗称。

13、衙楼:官衙的瞭望楼。

14、衙队:1.宫廷卫队。2.军府卫队。

15、衙兵:1.唐代天子的禁卫兵。2.唐代节度使的卫兵。

16、衙退:1.谓官衙办公之后。2.谓蜂群飞散之后。

17、衙蠧:对衙门中贪赃吏役的蔑称。

18、衙将:1.唐代军府中的武官。2.泛指低级军官。

19、衙推:1.官名。唐时节度﹑观察﹑团练诸使的下属官吏。2.五代﹑宋时以称操医卜星相之业的人。

20、衙喏:衙参时兵卒的声喏。

21、衙鼓: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22、衙堂:官署的大堂。

23、衙庭:官署的庭堂。

24、衙集:谓群蜂飞集。

25、衙前:宋代职役之一。唐有衙前军,但非官役。宋衙前始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承役者往往赔累破产。宋初无固定役法。仁宗初期,有派里正轮充的'里正衙前',募充的'长名衙前'和以富户承充的'乡户衙前'等名色。为减轻亏累,官府特许承担重难差役的衙前,承包酒坊,以资弥补。但在嘉佑治平间 - 各地又相继废止。熙宁三年 行免役法,衙前改为雇役,以坊场钱 酒税 募充。

26、衙戟:官衙卫士所执之戟。

27、衙子:在衙门中当差的人。

28、衙校:低级的武官。

29、衙府:官署。

30、衙署:(1)衙门

31、衙官:1.刺史的属官。2.泛指下属小官。

32、衙吏:衙门中的小官。

33、衙门:(1)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官署

34、衙彊:强御。指强暴之人。

35、衙前乐:宋代州府衙门所置的乐队。

36、衙内钻:指交结权贵子弟以钻营谋利之人。

衙字中间的组词

1、新衙门:1.即会审公堂。清末设在上海租界里的司法审判机关﹐以区别于中国原有的审理官署﹐故称。按照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凡是中外互控的案件﹐都由会审公堂的中﹑英﹑美﹑法四国会审官审理﹐其实中国会审官形同虚设﹐不受重视。

2、四衙门:明代指吏部﹑翰林院﹑六科给事中及各道监察御史;清代去吏部,加詹事府。是当时所谓"清要"衙门。

3、三衙家:大模大样,傲慢。犹言慢腾腾,懒洋洋。整天。引申为再三,长时间地。参见:三衙

4、小衙内:指贵家公子。

5、斋钟衙鼓:斋堂的钟声和官衙的鼓声。比喻单调乏味的生活。

6、上司衙门:上级官府。

7、海军衙门: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 年设立,醇亲王奕fe c为总理,奕、李鸿章为会办,实权由李鸿章掌握。 年编成北洋海军,制定《北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撤。

8、总理衙门:(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为“外务部”(外交部)

9、里正衙前:宋代乡役名。宋初本以里正与户长﹑乡书手共同课督赋税,衙前主官物。后以里正为衙前,称"里正衙前",职掌官物的押运和供应,负赔偿损失和弥补短缺等责任,故承役者往往破产。

10、织造衙门:官署名。明清时管理织造的机构。明代于京师及各地设织染局,又在南京、苏州、杭州置提督织造太监各一人,掌丝织品织造,供皇室消费。清代沿置。

衙字结尾的组词

1、晨衙:早衙。谓清晨于衙署参见长官或治事。

2、公衙:1.亦作"公牙"。2.封建时代的衙门。

3、朝衙:即早衙。旧时官府早上卯时坐衙治事﹐故称"朝衙"。

4、趋衙:1.谓群蜂簇拥蜂王飞集,犹如旧时吏员赶赴衙参。

5、报衙:旧时官吏升堂治事时,官衙鸣鼓以告众,谓“报衙”。蜜蜂聚集于蜂王周围。

6、放衙:属吏早晚参谒主司听候差遣谓之衙参。退衙谓之“放衙”。

7、柳衙:1.谓成行排列的柳树。

8、屯衙:管理屯田的小吏,为县令的属官。

9、衙衙:1.相向而立貌。2.象声词。

10、行衙:大吏出行在外的办公处所。

11、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谒,分立两旁,谓之排衙。

12、南衙: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 唐代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皇宫之南,故称。 宋时称开封府之官署为南衙。

13、正衙:唐宋时正式朝会听政的处所。

14、趁衙:1.亦作"趂衙"。2.谓群蜂簇拥蜂王飞集,犹如旧时吏员赶赴衙参。

15、府衙:府一级的衙门。

16、槐衙:指古代长安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

17、乔衙:犹言乔坐衙。

18、由衙:竹名。

19、晚衙:旧时官署长官一日早晚两次坐衙,受属吏参拜治事。傍晚申时坐衙称晚衙。

20、蜂衙:1.群蜂早晩聚集﹐簇拥蜂王﹐如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2.指飞绕的蜂群。3.蜂巢。

21、匠衙:旧时县府管理工匠的机构。

22、北衙:皇帝禁军。唐代,羽林﹑龙武﹑神武﹑神策四军为皇帝禁军,因在皇宫之北,故称。

23、午衙:午时官吏集于衙门,排班参见上司。亦用以形容午间群蜂飞集蜂房之状。

24、强衙:1.同"强御"。

25、随衙:1.亦作"随牙"。2.随班。3.泛指跟随﹑侍候。

26、高衙:高大的衙门。

27、贵衙:1.华贵的府第。

28、内衙:1.唐代紫宸殿的别称。2.内衙指挥使的简称。掌宫廷警卫。3.旧时衙门的内院。4.内屋。

29、私衙:私第。

30、退衙:旧指官吏公毕退出衙署。

31、官衙:旧时对政府机关的通称。

32、坐衙:谓官长坐在公堂上治事。

33、押衙:亦称'押衙'。 唐宋官名。管领仪仗侍卫。牙,后讹变为'衙'。 金代亦为天子仪仗侍卫头目。

34、三衙:1.宋代以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掌领禁军,谓之"三衙"。2.三回。

35、散衙:1.谓衙参已散。

36、早衙:旧时官府早晩坐衙治事,早上卯时的一次称"早衙"。

37、百工衙:太平天国的手工业生产机构。金田起义后不久在军中设立﹐定都天京(今江苏省南京市)后﹐又加以扩充。设有典炮衙﹑典织衙﹑刷书衙等﹐因种类甚多﹐故统称"百工衙"。工匠的生活由"圣库"供给;各衙的领导官员由指挥﹑总制或监军担任。

38、乔做衙:1.亦作"乔作衙"。亦作"乔做衙"。2.假装坐堂问事。谓装模作样摆架子。

39、乔坐衙:1.亦作"乔作衙"。亦作"乔做衙"。2.假装坐堂问事。谓装模作样摆架子。

40、南北衙:1.唐时皇宫禁卫军分为南衙﹑北衙﹐合称"南北衙"。2.唐时谓宰相以下群臣为南衙,称宫中宦官为北司,合称"北司﹑南衙",亦称"南北衙"。参看"南衙"。

41、古押衙:唐人小说中的人物。押衙,管领仪仗官名。刘无双因父事没入掖庭。古押衙受刘之表兄王仙客之托,求得丹药,使无双旧婢采苹假作中使,持入园陵,谓无双逆党,赐令自尽。古托以亲故,赎其尸归仙客。三日后,无双复活。古为绝追踪而自杀。见唐薛调《无双传》。后用以称仗义舍生的义士。

42、公班衙:"公司"一词的英文company及荷兰文compagnie的音译。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及南洋华侨对荷兰东印度公司吧城(雅加达)办事处的称呼。

43、宰夫衙:太平天国主管屠宰的官署名。

44、乔作衙:1.亦作"乔作衙"。亦作"乔做衙"。2.假装坐堂问事。谓装模作样摆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