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字的组词

梵字开头的组词

1、梵文:印度古代书面语言文字。书体右行。相传为“大梵天王”所造。

2、梵语:(1)一种古印度语言,正如印度语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语言

3、梵花:指尼姑。

4、梵馆:佛寺僧舍。

5、梵寂:1.犹禅定。

6、梵筴:1.见"梵夹"。

7、梵荚:1.见"梵夹"。

8、梵殿:1.佛殿。

9、梵音:1.梵呗。2.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3.犹梵语。亦泛指印度的语言。

10、梵迹:1.佛寺的墟迹。2.指佛像。

11、梵刹:(1)佛寺;寺院

12、梵字:1.古印度文字。2.指佛典。

13、梵宇:佛寺。

14、梵香:敬佛所用之香。

15、梵轮:指佛所说法。谓佛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辗转传人,犹如车轮,故称。也称法轮。

16、梵嫂:世人对僧妻的称呼。

17、梵梵:植物茂盛貌。梵,通'芃'。

18、梵宫:佛寺。

19、梵贝:'梵册贝叶'的省称。指佛经。 指法螺。贝,螺壳。

20、梵磬:佛寺之磬。亦指佛寺击磬声。

21、梵钟:佛寺中的大钟。

22、梵声:念佛诵经之声。

23、梵册:指佛经。

24、梵帙:指佛经卷册。

25、梵树:指菩提树。原产印度,故称。

26、梵衲:僧侣。衲,僧徒的代称。

27、梵神:谓清净的圣者。

28、梵家:1.指佛寺。

29、梵部:佛经的部类。

30、梵侣:指色界初禅天的天众。

31、梵众:1.僧徒。

32、梵咒:1.亦作"梵呪"。2.指陀罗尼中的"咒陀罗尼",义为总持。即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辞,有不测之神验。

33、梵林:佛寺。

34、梵教:(1)梵社的教义和实践

35、梵志:指婆罗门,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

36、梵相:1.佛菩萨等清净庄严之相。2.泛指佛像。

37、梵墖:亦作'梵墖'。 佛塔。

38、梵席:寺中的坐席。

39、梵经:贝叶经;佛经。

40、梵皇:1.指佛。

41、梵塔:亦作'梵墖'。 佛塔。

42、梵山:《法华玄赞》四载,"陈思王登渔山,闻岩岫诵经,清婉遒亮,远谷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呗。"后以"梵山"泛指有佛寺之山。

43、梵庋:贮藏佛经的柜架。

44、梵天:1.婆罗门教、印度教主神之一。 2.佛经中称三界中的色界初三重天为“梵天”。

45、梵心:谓清净之心。

46、梵云:比喻佛法的庇佑。

47、梵唱:梵呗。

48、梵乐:指佛教音乐,包括佛曲呗赞等。

49、梵王: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亦泛指此界诸天之王。

50、梵阁:1.佛寺的楼阁。

51、梵偈:佛经中的唱颂词。

52、梵释:指色界诸天王及欲界帝释天王。

53、梵世:佛教语。指色界诸天。

54、梵堂:寺院。

55、梵筵:做佛事的道场。

56、梵响:念佛诵经之声。

57、梵本:1.用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

58、梵方:指印度。

59、梵呪:1.见"梵咒"。

60、梵境:佛的境界。 指印度地界。

61、梵室:1.佛殿。

62、梵呗:(名)佛教徒念经的声音。

63、梵楼:佛寺的楼阁。

64、梵居:佛寺。

65、梵铃:佛寺或佛塔檐角上所悬的铃铎。

66、梵俗:古印度风俗。

67、梵门:清净的法门。指佛门。

68、梵道:佛教谓修净禅,断淫欲。

69、梵氏:1.佛家,佛门。

70、梵服:指袈裟。

71、梵表:指印度。

72、梵襟:指僧衣。

73、梵界:梵天世界。指佛寺。

74、梵僧:古时泛称域外来华的僧侣。

75、梵法:1.佛经的教义。

76、梵策:指佛经。

77、梵言:即梵文。

78、梵土:指印度国境。

79、梵译:梵文佛经的翻译。

80、梵客:指僧人。

81、梵城:佛寺。

82、梵坊:佛寺;僧舍。

83、梵像:指佛像。

84、梵秘:指梵咒。

85、梵帝:指佛。

86、梵容:梵相。

87、梵学:1.佛学。

88、梵語:(1)一种古印度语言,正如印度语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语言

89、梵诵:谓佛家诵经。

90、梵事:清净的佛事。

91、梵行:意为清净、尊贵、值得赞叹的行为。

92、梵夹:1.亦作"梵荚"。亦作"梵筴"。2.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叠,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3.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

93、梵屧:僧鞋。

94、梵书:1.梵字。2.指佛经。

95、梵士:概述,是梵志梵语。

96、梵蒂冈:全称“梵蒂冈城国”,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位于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人,大多为神职人员。

97、梵婀玲: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

98、梵哑铃:小提琴。[英violin]

99、梵亚林:1.[英violin]或译作梵婀玲﹑梵哑铃。小提琴。

100、梵众天:佛教语。色界初禅天之一。

梵字中间的组词

1、大梵天:佛教语。色界初禅天之一。按初禅共有三天:大梵天﹑梵辅天和梵众天。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三一。

2、四梵天:道教语。天界的一种。即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贾奕天。亦称“四民之天”。

3、转梵论: 佛教术语,转法轮之异名。

4、王梵志: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

5、螺髻梵志:相传古印度梵天王留顶发﹐结成螺形﹐称为螺髻。梵志多效作螺髻﹐故称螺髻梵志﹐或称编发梵志。梵志﹐古印度"外道"出家者的通称。

6、宝海梵志: 皆愿净土成佛,唯宝海梵志愿于五浊的娑婆世界成佛。

7、初禅梵天: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得清净,故名梵天。梵即清净的意思。

梵字结尾的组词

1、贝梵:梵呗。指佛教作法事时的赞叹歌咏之声。

2、梵梵:植物茂盛貌。梵,通'芃'。

3、清梵:谓僧尼诵经的声音。

4、钟梵: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

5、晓梵:指清晨礼佛。

6、作梵:诵经。梵,指佛经。

7、四梵:佛教语。谓色界四禅诸天之王。

8、赞梵:1.谓讽诵经文。

9、释梵:1.指释迦。2.帝释和梵天。佛经中天的名称。

10、鱼梵:谓敲木鱼和诵经念佛之声。

11、仙梵:指道教徒诵经的声音。

12、午梵:谓僧人中午的诵经赞唱之声。

13、高梵:高诵佛经之声。

14、演梵:讲解佛经。

15、净梵:只有头尾有三花,就是只有三种颜色,身上只有纯白。

16、四月梵:油菜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