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字的组词

疏字开头的组词

1、疏隽:亦作'疏隽'。 放达超逸。

2、疏梦:空虚的梦境。

3、疏解:(1)疏通调解 (2)疏导,疏散

4、疏影:1.亦作"疎影"。疏朗的影子。2.词牌名。南宋姜夔自度曲。又名《绿意》﹑《解佩环》。双调一百十字﹐仄韵。

5、疏理:(1)阐明义理,分辨事理 (2)整理;清理

6、疏懒:亦作“疏嬾”。亦作“疎懒”。亦作“疎嬾”。懒散。松懈;懈怠。

7、疏忽:(1)粗心大意

8、疏宕:亦作'疎宕'。亦作'疏荡'。 放达不羁。 谓声调抑扬顿挫﹐文气流畅奔放。 恬淡隽永。

9、疏狂:亦作"疎狂"。亦作"踈狂"。2.豪放﹐不受拘束

10、疏怀:开朗的心怀。

11、疏松:(1)使松散 (2)松散

12、疏内:1.迂阔而木讷。

13、疏通:(1)清除阻塞,使水流或交通畅通 (2)调解双方的争执;消除相互隔阂

14、疏林:亦作'疎林'。 修剪林木的枝条。 稀疏的林木。

15、疏悻:直率倔强。

16、疏窅:1.亦作"疎窅"。2.幽静深远。

17、疏率:1.亦作"疎率"。2.爽朗直率。3.粗疏轻率;粗略草率。4.指松散﹐不紧密。5.简单随便。

18、疏慵:1.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2.疏懒;懒散。

19、疏食:粗粝的饭食,糙米饭。引申为素食。泛指瓜果。疏,通“蔬”。蔬菜和谷类。疏,通“蔬”。

20、疏放:(1)任性而为,不检点 (2)指文章不受常格拘束

21、疏顽:1.亦作"疏顽"。2.懒散顽钝。3.指强硬﹐固执。

22、疏脊:1.亦作"疏脊"。2.贫瘠﹐不肥沃。

23、疏钟:亦作'踈钟'。 稀疏的钟声。

24、疏妄:1.亦作"疎妄"。2.浅薄无知。3.虚妄不实。

25、疏浅:(1)粗疏浅薄 (2)疏远;不深厚

26、疏濬:亦作“疏浚”。

27、疏芜:1.亦作"疏芜"。2.萧索荒芜。3.指稀疏散乱。4.浅陋芜杂。5.废弛。

28、疏牾:粗疏而不顺人情。

29、疏注:1.见"疏注"。

30、疏朗:开阔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俊爽;爽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淡雅清朗。指文气豪放。

31、疏落:(1)稀疏零落;稀稀落落

32、疏贱:亦作'疏贱'。 指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 谓关系疏远﹐地位低下。 疏远轻视。

33、疏凿:亦作“踈凿”。开凿。

34、疏班:1.稀疏地布列。

35、疏远:(1)关系、感情不亲近,冷淡

36、疏利:1.亦作"疎利"。2.疏泄。

37、疏侻:1.同"疏脱"。2.粗率;轻率。3.放达﹐不受拘束。

38、疏浚:(1)疏通淤塞的河道、港口

39、疏豁:1.亦作"疎豁"。2.犹疏阔。久别。3.犹排遣。4.开阔;敞亮。5.开朗;直爽。6.稀疏脱落。

40、疏辟:1.疏通开浚。

41、疏野:1.亦作"疎野"。亦作"踈野"。2.犹旷野。3.粗略草率。4.放纵不拘。

42、疏略:亦作'疎略'。亦作'踈略'。 远大的谋略。 粗疏简略。 疏忽;忽略。 指粗略;粗心大意。 粗糙简单。

43、疏邈:犹疏远。

44、疏衰:即齐衰。丧服中“五服”之一,规格次于斩衰。

45、疏附:使疏远者亲附。

46、疏澹:1.亦作"疎澹"。2.见"疏淡"。

47、疏庸:亦作'疎庸'。 见'疏慵'。 粗疏平庸。

48、疏举:逐条列举。

49、疏散:[shūsǎn]:①稀疏零落。②分散;散开。[shūsàn]:①稀疏零落。②分散;散开。

50、疏险:粗暴狠毒。

51、疏彻:1.通彻。2.引申为豁达。

52、疏道:1.见"疏导"。

53、疏逖:亦作“疎逖”。亦作“踈逖”。指荒远之地。指荒远地方的人。疏远,闲散。

54、疏废:1.亦作"疏废"。2.废弛。

55、疏韵:淡雅的韵致。

56、疏莽:粗率鲁莽。

57、疏闳:1.亦作"疏闳"。2.开朗恢宏。

58、疏越:亦作'疎越'。亦作'越'。 疏通瑟底之孔﹐使声音舒缓。 疏散。 疏忽;疏漏。

59、疏黜:1.亦作"疎黜"。2.疏远贬斥。

60、疏细:1.亦作"疏细"。2.稀疏而纤细。3.粗率浅薄。

61、疏窳:1.亦作"疎窳"。2.粗劣。

62、疏趾:古代祭祀用的肥雉。

63、疏犷:1.亦作"疏犷"。2.粗豪强悍。

64、疏宗:1.亦作"疎宗"。2.远房宗族。

65、疏华:疏麻的花。古代常用以赠别。

66、疏剔:1.清理剔除。

67、疏数:1.亦作"疏数"。亦作"?数"。2.稀疏和密集。3.犹远近。4.指亲疏。5.慢与快。6.稀少和频繁。

68、疏少:1.亦作"疎少"。2.稀少。

69、疏封: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赐给臣子。奏疏;奏章。

70、疏恶:1.亦作"疏恶"。2.粗劣。

71、疏漏:(1)疏忽遗漏

72、疏从:1.亦作"疏从"。2.指堂房亲属。

73、疏遬:1.犹疏密。

74、疏昵:谓疏远与亲近。

75、疏简:1.亦作"疏简"。2.散漫﹐随便。3.疏远简慢。4.粗疏简略。5.萧疏挺拔。

76、疏瘦:1.亦作"疎瘦"。亦作"踈瘦"。2.犹消瘦;清瘦。

77、疏荡:亦作'疏荡'。 见'疏宕'。

78、疏防:1.疏于防备。

79、疏绌:疏远贬斥。

80、疏房:1.敞亮的房间。2.即远族﹐远房。

81、疏纵:1.亦作"疏纵"。亦作"踈纵"。2.放达﹐不受拘束。3.纵容﹐不加约束。

82、疏迟:1.亦作"疏迟"。2.迟缓。3.引申为懒散迟钝。4.迁延。

83、疏头:旧时向鬼神祈福的祝文。 为敬神佛而向人募捐的册子。亦指说明募捐原由的短文。

84、疏材:犹蔬果。疏,通“蔬”。闲散的人才。

85、疏忼:1.上疏极谏。

86、疏诞:1.亦作"疏诞"。2.放达﹐不受拘束。3.荒疏;荒废。

87、疏卤:1.亦作"疏卤"。2.粗疏轻率。3.朴实真率。

88、疏澁:迂阔拘谨。

89、疏猛:1.亦作"踈猛"。2.粗犷急躁。

90、疏闿:豁达;开朗。

91、疏斥:1.亦作"疎斥"。2.疏远排斥。

92、疏凉:1.微凉。

93、疏迤:疏通使延伸。

94、疏亮:1.亦作"踈亮"。2.豁达直爽。

95、疏觕:1.犹粗疏。觕﹐同"粗"。

96、疏草:奏章的草稿。

97、疏畅:1.亦作"疏畅"。2.通畅;流畅。3.引申为豁达。

98、疏怠:疏忽懈怠。

99、疏决:1.亦作"踈决"。2.疏浚;开通。3.清理判决。

100、疏嬾:见“疏懒”。

疏字中间的组词

1、竹疏布:1.用竹子作原料织成的布。

2、竹疏衣:1.用竹疏布做的衣服。

3、义疏类: 疏通文意。

4、疏疏朗朗:(1)稀疏

5、密密疏疏:疏密相间的样子。

6、疏疏拉拉:1.犹言稀稀拉拉。

7、涝疏旱溉:谓庄稼受涝应疏通,受旱应灌溉。

8、失溜疏剌:失留疎剌。

9、才学疏浅: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10、航道疏浚: 用挖泥船或其他工具在航道中清除水下泥沙的作业。航道疏浚是开发航道,增加和维护航道尺度的主要手段之一。

11、亲疏有别: 对不同的人亲近和疏远有所不同。

12、亲疏远近:跟你有着很亲的关系的人,你疏远,跟你有着较远的关系的人,你亲近。

13、离疏释蹻:疏:指疏食,粗糙的饭食;蹻:草鞋。不再吃粗糙的饭食,脱掉脚下的草鞋。比喻脱离困难艰苦的生活。

14、智能疏散: 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高级指示灯具系统。

15、互有疏忽:受伤人可能要为自己受伤负上责任

16、吸溜疏剌:象声词。

17、梅花疏淡: 是指一种描写方式,疏淡指梅花错落有致,简约,而不雍容的姿态。天然自成,毫不矫饰。

18、褐衣疏食:穿粗布衣,吃粗糙的食物。比喻生活清苦。

19、才疏技拙:才识不高,不善谋算

20、矿床疏干: 对水文地质复杂的大水矿床,按照开采设计的要求,分期、分段预先疏干地下水,以利开采,并防止因突然涌水而淹没矿井;露天矿也必须疏干,以稳定边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1、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是唐高宗令人修撰法律典籍,也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

疏字结尾的组词

1、稀疏:(1)宽松;不稠密

2、生疏:(1)不熟悉 (2)不熟练 (3)疏远,关系不亲密

3、年疏:旧俗年节时僧尼道士送给施主为其祈福的祝告文。

4、扶疏:(书)(形)形容枝叶茂盛并向四面张开的样子:枝叶~。

5、爬疏:1.疏导。

6、粗疏:疏略;不精细。粗俗;粗率。亦作:粗疎

7、鸿疏:清·蒲松龄《三月初一日答杨恩县书》:“南北鸿疏,久失修候,悚息悚息。”谓通信稀少。

8、笺疏:1.犹笺注。 2.牋疏:章奏;书信。《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牋疏。”《北史·萧大圜传》:“大圜恐谗愬生,乃屏絶人事,门客左右,不过三两人,不妄游狎,兄姊间,止牋疏而已。”《宋史·杨克让传》:“赵普守西洛,府中牋疏,皆希閔所为。”

9、邢疏:1.宋代邢昺所作经书之疏。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邢昺奉诏撰《论语》﹑《孝经》和《尔雅》诸疏,后世习称"邢疏"。

10、书疏:奏疏;信札。

11、敷疏:犹扶疏。繁茂分披貌。

12、拟疏:奏疏的草稿。

13、刚疏:傲慢疏诞。

14、高疏:1.亦作"高疎"。2.高旷貌。3.犹高简。

15、简疏:疏略﹐不谨慎。

16、麤疏:1.亦作"麤疏"。亦作"麤踈"。亦作"麄疎"。亦作"麄踈"。亦作"麄疏"。2.粗忽疏慢。3.粗糙;不精密。4.谓才识疏略寡陋。5.形容声音粗沉而不连续。

17、凋疏:零落稀疏。

18、贵疏:1.谓珍贵而不实用。

19、记疏:1.整理记录。

20、陆疏:指三国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21、暗疏:犹默写。

22、拜疏:1.上奏章。

23、綷疏:五彩的刻画雕饰。

24、枎疏:大树枝柯四布貌。

25、醮疏:1.道教徒打醮祭告天帝的表文。

26、上疏:(1)臣子向帝王进呈奏章

27、单疏:亦作“单疎”。谓衣食等物简单而不精致。

28、道疏:1.道士拜忏时焚化的祝告文,上写主人姓名及拜忏缘由等。

29、连疏:连名上疏。

30、写疏:和尚﹑道士拜忏时焚化的祝告文,上面写有主人家姓氏和拜忏的缘由等。又名"疏头"。

31、传疏:指诠释经义的文字。传以释经,疏以推演传义。

32、故疏:故旧亲疏。泛指亲戚朋友。

33、恢疏:1.亦作"恢疎"。2.宽宏;开朗。

34、两疏:1.汉疏广与其侄疏受的合称。广为太傅,受为少傅,因年老同时主动辞官,受到人们尊重。

35、周疏:繁密与疏越。

36、乖疏:1.亦作"乖疎"。2.疏远。3.孤僻。4.差错疏漏。

37、积疏:1.聚积分散。

38、进疏:1.谓向皇帝进呈奏议。

39、宽疏:1.亦作"宽疏"。2.稀疏;不严密。

40、蠲疏:消除疏通。

41、辨疏:1.辩白的奏疏。辨﹐通"辩"。

42、阔疏:亦作“阔疎”。粗疏;不严密。衰减,缺乏。稀疏;稀少。疏远。相距较远。迂阔空疏;空泛。放纵不羁。

43、绮疏:亦作“綺疎”。指雕刻成空心花纹的窗户。

44、搜疏:象声词。形容波涛撞击声。

45、雕疏:亦作“彫疎”。凋零,零落。

46、齐疏:旧时丧服名。

47、论疏:1.论述和注解。

48、萧疏:(1)凄凉的,孤寂的 (2)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49、碧疏:绿窗。

50、村疏:犹粗疏。

51、决疏:犹流动。

52、琅疏:窗的美称。

53、欋疏:附着。

54、附疏:使疏远者亲附。

55、草疏:1.拟写奏章。

56、斥疏:1.疏远。

57、渠疏:1.亦作"渠疎"。2.农具名。即耙。

58、果疏:1.见"果蔬"。

59、廋疏:搜索。

60、凶疏:1.亦作"凶疎"。2.凶悍粗野。

61、二疏:1.亦作"二疎"。2.指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兄子受。广为太傅,受为少傅,同时以年老乞致仕,时人贤之。归日,送者车数百辆,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

62、列疏:排列分布。

63、文疏:文件疏奏。 祝告上苍之文。

64、纰疏:谓布帛经纬松散。

65、交疏:1.交情疏浅;交往不深。2.指交往不密切的人。3.窗上交错雕刻的花格子。4.指雕有花格子的窗户。

66、森疏:1.亦作"森疎"。2.树木繁茂扶疏。

67、龙疏:即龙兹。

68、孔疏:(1)唐朝初年孔颖达作《左传正义》来解释晋朝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简称为“孔疏”。疏,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凡是解释经的叫“注”)

69、瀹疏:1.疏浚。

70、比疏:《汉书•匈奴传上》:“服绣袷绮衣、长襦、锦袍各一,比疏一……使中大夫意、谒者令肩遗单于。”即比余。

71、分疏:1.亦作"分疎"。2.辩白;诉说。3.指一样一样讲清楚。4.疏远。

72、计疏:1.计谋疏失。2.谓疏奏大计文书。

73、签疏:签呈和疏奏。泛指公文。

74、青疏:犹青琐。

75、别疏:1.分离疏远。2.另写。

76、觕疏:1.粗疏,不细心。

77、调疏:亦作“调疎”。谓阴阳调和,鱼水和谐。指男女交欢。一本作“稠疏”。凋零稀疏。

78、举疏:上疏。

79、通疏:1.亦作"通疎"。亦作"通踈"。2.通情达理,洒脱爽朗。

80、潇疏:犹寥落,凄凉。

81、表疏:泛指奏章。

82、具疏:备文分条陈述。

83、闿疏:1.开朗通达。

84、诠疏:1.诠释疏解。

85、玄疏:焚化给上天或神祇的祈祷文词。

86、血疏:封建时代﹐为向皇帝申诉而刺血写成的奏疏。

87、尺疏:指奏章。

88、风疏:和风缓吹。

89、谏疏:条陈得失的奏章。

90、抗疏: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91、荒疏:(1)没有注意而失礼 (2)浮躁、荒唐 (3)久未练习;怠惰不勤于学

92、亲疏:(1)亲近和疏远

93、属疏:1.谓宗族关系疏远。

94、义疏:疏解经义的书。其名源于六朝佛家解释佛典。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95、密疏:秘密的奏疏。 秘密开列。

96、条疏:犹条奏。

97、迂疏:1.亦作"迂疎"。亦作"迂踈"。2.犹言迂远疏阔。

98、奏疏:(1)奏章,递交给皇室或皇帝的备忘录

99、百疏:1.亦作"百蔬"。

100、清疏:《南史•孔珪传》:“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清朗;疏朗。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