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字的组词

笏字开头的组词

1、笏板:即笏﹐手板。

2、笏床:《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因以"笏床"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

3、笏囊:放笏的袋子。

4、笏带:即笏头带。宋太宗以之赐大臣。

5、笏头:1.宋人称方团球路花纹为"笏头"。2."笏头带"的省称。

6、笏架:放笏的架子。

7、笏牀:《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因以"笏床"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

8、笏头履:古代的一种鞋子。头部高翘﹐形似笏板﹐故称。

9、笏头带:即球路带。

笏字中间的组词

1、木笏司:谓糊涂官。

2、东笏社:军阀陈炯明在广东当权时期,陈姓家族所组成的大地主﹑官僚反动团体。

3、举笏击蛇:比喻有胆识。

笏字结尾的组词

1、簪笏:冠簪和手板。古代笏以书事,笏笔以备书。臣僚奏事。执笏簪笔即谓簪笏。比喻官员或官职。

2、爽笏:借指孤高有致的僚属。笏﹐大臣上朝时携带的手版。

3、还笏:1.唐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褚遂良谏,帝不听。遂良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2.致仕,辞官。

4、襕笏:穿襕袍,执手板。古代官吏朝会时的服饰。

5、万笏: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时所执的狭长的手板。'万笏'比喻丛立的群山。

6、玉笏:玉制手板。

7、朝笏: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

8、木笏:木制手板。唐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后世因之。

9、出笏:犹言出脱。货物脱手;卖出。

10、百笏:百条(黄金)。古代官员上朝时皆手持长方形笏板﹐后因金条亦为长方形﹐故借"笏"字代"条"字﹐以表其量﹐兼状其形。

11、板笏:即笏,手板。

12、搢笏:1.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2.引申指朝见。

13、袍笏:(1)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

14、滑笏:水波动荡不定貌。 指动荡不定的水波。

15、靴笏:1.亦作"鞾笏"。2.靴与笏。古代官员在朝觐或其他正式场合用。

16、植笏:1.犹持笏。指为官。

17、敛笏:犹敛版。

18、整笏:端正地握着朝笏。恭谨待命貌。

19、典笏:1.以笏典钱﹐极言清贫。

20、牙笏:象牙手板。亦指朝笏。原为大臣朝见皇帝时所执用,其后道士在朝真或斋醮时也使用。

21、瞻笏:南宋朝参仪式的一种。

22、象笏: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

23、拄笏: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24、冕笏:礼冠与手版,皆古代王公大官之服饰,因以指仕宦者。

25、玄笏:墨锭。

26、缨笏:1.冠带和手板。亦借指官吏。

27、竹笏: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28、执笏:拿着笏板。古时臣下朝见君王或臣僚相见时,手持玉石﹑象牙或竹﹑木的手板为礼。 称臣。

29、投笏:喻弃官。版,即笏。

30、鱼笏:即鱼须笏。

31、笢笏:(1)笛孔

32、绅笏:1.大带与笏板。古仕宦者所服用。2.指做官。

33、把笏:持笏。指做官。

34、遗笏:先人遗下的朝会手板。指后代荫袭的官职俸禄。

35、一笏:笏为古代朝会时所执的手板,长方形。后因以一笏表示物之狭长者。古称银五十两为一笏,相当于一锭。

36、击贼笏:唐德宗时﹐朱泚谋反﹐召段秀实议事﹐秀实以笏击泚﹐大骂﹐被杀。见《新唐书.段秀实传》。后以'击贼笏'为称颂忠贞或正气凛然的典实。

37、鱼须笏:古代大夫所用之笏。因饰以鲨鱼的须(一说鲨鱼皮),故名。

38、水苍笏:墨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