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字的组词
杭字开头的组词
1、杭州:(1)中国东部浙江省濒杭州湾的港市,浙江省省会,中国六大古都之名,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区
2、杭颍:杭州和颍州的并称。出自《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次韵》。
3、杭剧:(1)流行于浙江杭州的戏曲剧种
4、杭纺:(1)杭州纺绸
5、杭育:象声词。抬物或打夯等集体劳动时的呼喊声。
6、杭杭:高耸貌。
7、杭:杭州产的粗绸。
8、杭庄:康庄。宽阔平坦的大路。杭,通"康"。
9、杭绸:(1)杭州出产的丝绸
10、杭绢:杭州产的质地薄而坚韧的丝织品。有的用生丝织成。
11、杭本:指书籍的宋代杭州刊本。亦称浙本。字体方正,刀法圆润,被后代誉为最佳的善本。
12、杭越:杭州和越州(绍兴)的并称。
13、杭西:古代质薄而坚韧的生丝织品。
14、杭筏:渡水的筏子。
15、杭子:1.家伙(指人)。 2.东西(指物)。
16、杭缎:杭州产的质地较厚﹑一面平滑有光泽的丝织品。
17、杭绝:乘船渡过。
18、杭纱:杭州产的细纱布。
19、杭紬:杭州产的粗绸。
20、杭䌷:杭州产的粗绸。
21、杭椒:果羊角形,长13厘米左右,横径约1.4厘米,平均单果重10克。青熟果淡绿色,果实微辣,老熟果红色。果面略皱,果顶渐尖,稍弯。它既是美味佳肴的好佐料,又是一种温中散寒、可用于食欲不振等症的食疗佳品。
22、杭杭子:(1)家伙(指人)。含轻蔑之意 (2)东西(指物)。含轻蔑之意
23、杭嘉湖:杭州﹑嘉兴﹑湖州 吴兴 一带地区的连称。
24、杭州市:浙江省会。位于钱塘江北岸,大运河南端。人口132万(1997年)。沪杭、浙赣等铁路在此交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丝绸、织锦、茶叶和传统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为中国古都之一。市区西部的西湖是著名的风景区和游览胜地。
25、杭州话: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完整地保留中古全浊声母和入声,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
26、杭州湾:在钱塘江口外,浙江省东北部和上海市南面。属东海。典型的喇叭形海湾,口宽100千米,向内渐狭。潮汐现象强烈,最大潮差达8.9米(澉浦),是中国潮差最大的地方。
杭字中间的组词
1、杭杭子:(1)家伙(指人)。含轻蔑之意 (2)东西(指物)。含轻蔑之意
2、村杭子:詈词。犹言坏家伙,坏蛋。
3、杭好杭歹:(1)时好时坏
4、一苇杭之:一苇:源出自《诗经·卫风·河广》。佛家也有一苇渡江,夸张写法意为一根芦苇。
5、沪杭铁路:沪杭铁路(Shanghai-HangzhouRailway),又名沪杭线,为历史名称,现为沪昆铁路沪杭段,是中国一条从上海市通往浙江省杭州市的铁路,是中国东南沿海主要东西干线组成部分。
6、宣杭铁路:宣杭铁路,简称宣杭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安徽省宣城市和浙江省杭州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是华东铁路南北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7、京杭运河:通称“大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公元前486年,春秋末期的吴国在今苏北境内开凿连接江、淮的邗沟。7世纪初隋代扩展成以洛阳为中心,南至杭州、北至今北京的运河系统。13世纪末元代建成直接连结京、杭的运河航线。历史上为南粮北运要道,对中国东部地区南北的经济联系起了重要作用。
杭字结尾的组词
1、杭杭:高耸貌。
2、萨杭:谓用绳拴住。
3、飞杭:飞快的船。汉王逸《九思·伤时》:“蹠飞杭兮越海,从安期兮蓬莱。”
4、苏杭:是苏州和杭州的合称。
5、榔杭:(1)器物长大,笨重,用起来不灵便。亦称“榔杭”
6、梯杭:谓长途跋涉。
7、颉杭:暂无释义
8、天杭:银河。
9、舟杭:1.船只。2.犹津梁。3.拯济。4.比喻济世的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