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字的组词

狮字开头的组词

1、狮子:猛兽名。体大雄壮,身毛呈棕黄色,尾端生丛毛。雄狮颈部有长鬣。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捕食羚羊、斑马、长颈鹿等动物,吼声很大,有“兽王”之称。指狮子补。

2、狮蛮:宋代重阳节蒸糕上的粉制饰物。亦借指这种蒸糕。古代武官腰带钩上饰有狮子、蛮王的形象,因以指武官腰带。指旧时节日赛会扮演的狮子、蛮王。

3、狮虫:见“狮子身中虫”。

4、狮猫:猫的一种。长毛巨尾,俗称狮子猫。

5、狮儿:喻雄视一世的俊杰。

6、狮威:喻悍妇的声威。

7、狮弦:犹法音。演说佛法之音。

8、狮舞:(1)也叫“狮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一般由两人蒙上布制的狮皮表演,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以表现狮子的生活神态为主,武狮主要表现翻滚跌扑等技巧

9、狮负:宝石名。即猫睛石,俗称猫儿眼。

10、狮带:古代高级武官用的狮蛮腰带。

11、狮吼:见“狮子吼”。

12、狮焰:三力量之一,金色的虎斑公猫,琥珀色的眼睛,强壮、宽肩膀。

13、狮子会:宋时重节阳汴京僧人举行的法会。

14、狮子骢:骏马名。

15、狮子灯:狮子状的花灯。

16、狮子头:(1)用剁碎的肉或肉糜做的一种大肉圆

17、狮子座:指佛所坐之处。泛指高僧说法的座席。天文学名词。黄道十二星座之一。在巨蟹座之东,室女座之西。

18、狮子壶:缀有狮子图像的箭壶。

19、狮吼堂:喻悍妻施威之家。

20、狮子舞:(1)流行很广的一种民间舞蹈,通常由两人扮成狮子的样子,另一人持绣球,逗引狮子舞蹈

21、狮子林:江苏省·苏州市四大名园之一。原为元代天如禅师讲道之所,清·乾隆间重修扩建。园内布以假山,洞壑幽邃,盘曲迂回,奇峰怪石或如形态各异的狮子,故名。古寺名。在安徽省·黄山·狮子峰。今寺毁而名其地,风景殊绝。

22、狮头鹅:鹅的品种之一。体形大,羽毛灰白色,头上长着黑色带黄斑的瘤状物,略似狮头。生长快,成熟早,肉质优良。

23、狮子花:骏马名。又名九花虬。

24、狮子狗:毛较长而蓬松的哈巴狗。

25、狮子术:中药名。

26、狮子补:旧时官服上缀有狮子图象的徽饰。补,又称补子,指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图象徽饰,是官品的标志。明清两代官服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狮子补"为武官二品的标志。

27、狮子床:佛菩萨的床坐。

28、狮子鼻:(1)鼻梁稍凹、鼻孔扁平的鼻子

狮字中间的组词

1、石狮子:石雕的狮子。常列于各类建筑物前,如宫殿﹑衙署﹑桥梁﹑陵墓等等。造型不一。

2、黄狮子:1.亦作"黄师子"。2.黄色的狮子。3.宫廷舞蹈的一种。

3、猱狮狗:卷毛狗。

4、耍狮子: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通常由两人扮成狮子的样子﹐另一人持绣球﹐逗引狮子追逐为乐﹐表演各种身段技巧。

5、石狮市:在福建省南部,滨临台湾海峡。清初以凤里庵前石狮子为名。1987年设市。著名侨乡。人口2861万(1995年)。为福建省新兴城市。商业发达,以服装和小商品市场最盛。名胜古迹有凤里庵、姑嫂塔等。

6、响糖狮子:食品名。

7、九头狮子:古代舞蹈名。神话中的异兽。

8、犀带狮补:明代的一种官服。饰以犀角的腰带和饰以狮子花样的补子,为上品官的服饰。

9、瓦檐狮子: 广府话中,有一句歇后语:瓦檐(jam4,音同“淫”)狮子――叻到“问”是形容人很能干,有能耐到了极点。通常作褒义用,也有作反语起贬义作用。

狮字结尾的组词

1、海狮:(1)几种产于太平洋地区的有耳壳大型海兽,与海狗有亲缘关系,身体黄褐色,面部略像狮子,四肢呈鳍状,尾部扁平如鱼尾,产于北美、南美和日本北部等地的近海

2、伏狮:指船头或船尾顶部的大横木。

3、睡狮:沉睡的狮子。过去常比喻未觉醒的旧中国。

4、蝎尾狮: “食人者”,人们普遍认为蝎尾狮的原型实际上就是印度虎。

5、海巫狮: 洛克王国中的冰系宠物。

6、河东狮: 指代妒妇、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