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字的组词

选字开头的组词

1、选材:(1)选取适用的材料

2、选择:(1)从一群或一组中挑选

3、选任:(1)按公意或按政府行政程序选定

4、选本:(1)从著作中选取部分篇章编成的书

5、选育:(1)为确立隐性性状变种而有选择地培育(如兔)

6、选聘:(1)挑选聘用

7、选取:(1)选择

8、选配:(1)挑选配备 (2)选择良种牲畜配种

9、选种:(1)选择供繁殖用的优良品种

10、选段:(1)选作阅读或表演的作品或段落

11、选拔:(1)按条件进行挑选

12、选票:(1)选举时投的列有被选人姓名的卡片

13、选雇:挑选雇用。

14、选手:(1)由多人挑选出来的能手

15、选骚:指南朝梁萧统编选的《文选》和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16、选郎:指吏部郎中。主铨选之事。

17、选文:选录前人的文章,另编一书。

18、选题:(1)拟定的题目

19、选制:谓选材制作。

20、选调:1.旧谓候补官员等待迁调。 2.选拔调动:国家队队员是从各省市队~来的。

21、选派:(1)挑选指派

22、选扐:古代用蓍草卜筮的一种方法。

23、选矿:(1)从脉石中有时从其他矿物中分选出金属矿物或有价值的别种矿物的机械加工方法

24、选卒:挑选出来的兵卒,精兵。

25、选度:挑选衡量。

26、选读:(1)挑选某些篇章阅读 (2)从一个人或若干人的著作中选出一部分编成供阅读的书,多用作书名,如《古代诗歌选读》

27、选科:学生选择自己要学的科目。

28、选委:犹选派。

29、选造:犹选建。

30、选日:选定日子。旧时迷信,凡婚嫁﹑安葬﹑出行等都要选个吉利日子。

31、选拣:挑选;选择。

32、选才:选拔人才。

33、选址:选择地址。

34、选推:选拔推举。

35、选编:(1)从著作中选取一部分编辑成书 (2)选编的集子,多用作书名,如《商品知识选编》

36、选授:经过选定授以官职。

37、选车:精选出来的兵车。

38、选懦:1.亦作"选愞"。2.柔弱怯懦。选,通"巽"。

39、选例:选任官吏的成规。

40、选送:(1)挑选推荐

41、选昏:选择婚姻对象。昏,通"婚"。

42、选刊:选择刊登。 刊物种类之一,专门选择刊登已经发表的某种作品的刊物。

43、选舞:谓应节而舞。语出《诗.齐风.猗嗟》:"舞则选兮,射则贯兮。"陈奂传疏:"选者,正其舞位之谓也……舞位正,则与乐节相应。"

44、选差:选择派遣。

45、选拨:挑选调拨。

46、选仙:古代一种赌钱之戏。

47、选甚:管甚,论甚。犹言不管,不论。

48、选注:1.遇有官职缺员时,遴选有资格者补充之。2.选编前人著作,加以注释。

49、选美:通过评比,选拔出最佳的美女。旨在展示女性的风采和魅力。

50、选流:犹选人。

51、选印:挑选并印行。

52、选良:1.选择优秀的人才。2.指挑选出来的优秀人才。

53、选顷:片刻,一会儿。

54、选格:选拔人才的标准。

55、选求:挑选取用。

56、选募:挑选募集。

57、选尚:1.被选中与公主匹配。2.指为公主择偶。

58、选擢:选拔提升。

59、选优:选出优秀者。

60、选政:1.指铨选职官﹑提拔人才之事。2.指编选乡试﹑会试中式试卷之事。3.指编选文章的工作。

61、选宫:古时为帝王在民间挑选宫女。

62、选收:选择收录。

63、选作:(1)挑选出来最好的、最有可能的、最合适的或最有利的人、物、部分、方法或特点等

64、选场:科举考试的试场。从一部戏剧中挑选出的某一场。

65、选住:方言。选上,选定。

66、选録:(1)挑选收录文章

67、选译:选择整体中的一部分加以翻译。

68、选侍:明代称选入宫中而未有名封的侍女。

69、选软:怯懦不前。选,通'巽'。

70、选曹:官名。主铨选官吏事。

71、选部:官署名。汉置,三国魏改为吏部。后以为吏部的代称。

72、选除:选拔任用。

73、选刷:犹挑选。

74、选汰:通过挑选把其中的一部分淘汰。

75、选学:研究《昭明文选》的学问。

76、选叙:选拔人才授以官职。

77、选登:选择刊登。

78、选举:(1)选取任用贤才

79、选言:择言;措辞。

80、选辑:挑选并辑录。亦指选辑成的书。

81、选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明代在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者充贡,称选贡。

82、选书:1.唐代应举者在考试前将所作诗文投送朝中显贵,以求赏识。2.指应举者于考试前所上显贵的诗文。3.选编诗文刻印成书,以供应试者仿作揣摩。

83、选纳:1.选择纳娶。2.选取。

84、选职:谓主管铨选官吏的职务。

85、选蠕:1.谓图谋作乱。2.蠕动貌。

86、选簿:铨选官吏的簿籍。

87、选试:古代选拔官吏所进行的考试。

88、选司:旧时主管铨选官吏的机构。

89、选官:1.古代称主管铨选的官,指吏部。2.指听候吏部选任官职。

90、选君:指在吏部任职的人。

91、选付:谓选出贤良之人,付以重任。

92、选序:谓选拔人才和升官晋级的程序。

93、选布:谓挑选出来加以传播。

94、选修:(1)选择研修

95、选蝡:怯懦不前。选,通'巽'。

96、选锋:1.古代指挑选精锐的士兵组成的突击队。2.指某种事物的先驱。

97、选法:选拔官吏的法规。

98、选考:科举考试中的殿试。

99、选闲:片刻;一会儿。

100、选招:犹选聘。

选字中间的组词

1、优选法:(1)对生产和科学试验中提出的问题,根据数学原理,通过尽可能少的实验次数,迅速求得最佳方案的方法

2、万选钱:《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后因以"万选钱"比喻精美的文辞。

3、预选赛:决赛之前进行的比赛。在预选赛中选拔参加决赛的选手或单位。

4、文选楼:楼名。一在湖北省·襄阳县。

5、候选人:(1)有被选举资格而参加竞选的人

6、评选本:附有评论的作品选集。

7、文选巷:巷名。在江苏省·杨州市。

8、彩选格:即彩选。

9、文选学:研究《文选》之学。

10、筛选键: “筛选键”可以使Windows忽略短暂或重复的击键,也可以调整点击键盘的重复率(按下某个键时的重复性)。

11、自选股: 是把自己看好的股票加入到自己选定的自选股股行中,用时可以看多个股票,比较方便,单击鼠标右键即可回到界面,可察看股票走势。自己选择的股票库。

12、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的对称。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

13、人工选择:是指针对特定性状进行育种,使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渐强化,而人们不需要的性状则可能逐渐消匿的过程。最早对此进行定义的科学家为查尔斯·达尔文,他以发生在驯养动物的人择过程来阐述演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机制。

14、骰子选格:犹升官图之类的古代博戏用具。以掷骰子的点数多少,预卜官位的高低。

15、等额选举: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一种选举方式。

16、选一选二:犹言数一数二。谓出类拔萃。

17、被选举权:(1)当选为代表或担任一定职务的权利

18、闲接选举:1.亦作"间接选举"。2.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上一级代表的选举制度。

19、种子选手:种子选手指在比赛项目中,根据比赛中各选手的表现,将水平较高的选手分开匹配,这些选手被称为“种子选手”。

20、地图选取: 是地图概括的环节之一。

21、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22、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对称。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选出的选举。在中国,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23、秘密选举:秘密选举亦称无记名投票选举,指的是选举中的一种表决方式。

24、焙烧选矿: 对矿物原料进行预处理的方法。

25、间接选举:间接jiànjiē 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的间接传染 兜圈子的,迂回的间接提问 ∶与需要媒剂的染料有关的或是与使用此中染料的过程有关的。间接染料

26、不二选择:唯一的选择。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27、公开选举:选举xuǎnjǔ选取任用贤才选举总统。

28、竞选州长:《竞选州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870年。

29、自然选择: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C·R·达尔文提出。

30、自主选择: 指通过自身的条件、主观感受以及经历对事物做出判断,做出最终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31、桥位选择:根据基本资料选择桥梁的跨河地点即桥位选择。

32、自鸽选手:狠起来连自己鸽子都放的人

33、自选商场:一种大型的零售商场。贩售食品、日用百货,分类开架陈列,标明价格,由顾客自由选取,至收银台结算付款。多为连锁式经营。也作「自选市场」、「超级市场」、「超市」。部分词典也译作「超级市场」、「超市」。

34、可选颜色: "可选颜色"是AdobePhotoshop中的一条关于色彩调整的命令.该命令可以对图像中限定颜色区域中的各像素中的CyanMagentaYellowblacK四色油墨进行调整,从而不影响其他颜色(非限定颜色区域)的表现.。

35、自选动作: 某些体育项目比赛时,由运动员按照规定要求的难度和数量自己编选的整套或单个的动作。如花样滑冰、竞技体操等均有自选动作。

36、严选举诏:严选举诏典故。

37、朱德选集:《朱德选集》是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委员会编辑。

38、自选商店:自选商店,一般是指商品开架陈列,顾客自我服务,货款一次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

选字结尾的组词

1、文选:(1)官名。即吏部文选司郎中。吏部文选司主管选拔文官,文选司郎中是文选司的长官 (2)选编的文章,常用作书名

2、遴选:(1)慎重地选拔;审重选择

3、评选:(1)评比并推选

4、聘选:(1)征召选拔

5、备选:候选。

6、华选:1.显贵的职位。

7、初选:(1)指选出那些准备竞选公职的候选人的选举

8、邦选:1.国家的杰出人才。

9、典选:掌管选拔人才授官的事务。

10、察选:察举。

11、解选:谓解除所掌选拔官员的职务。

12、懋选:犹美选。

13、部选:清中央各部考选官吏之谓。

14、甄选:(1)甄别选择

15、鉴选:1.亦作"鉴选"。2.鉴别评选。

16、更选:改选。

17、核选:审核选择。

18、嘉选:谓朝廷在荣宠事情中的遴选。

19、三选:1.经过三次选拔。春秋时,管仲为齐桓公制定的选拔官吏的方法。2.选三种人。

20、郎选:选任郎官的制度。

21、墨选:明清流行的八股文选本。从流传的八股文章中,选编成书,供应试者学习﹑摹仿。选文的来源有程墨﹑房稿﹑行卷和社稿等。有的选文中还有评点。明黎淳编选的《国朝试录》﹑《明史.艺文志》所载《四书程文》等,都是著名的墨选。

22、领选:谓兼管荐举官吏之事。

23、品选:1.评选。

24、铨选:1.选才授官。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至唐,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举官又分两途,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选。唐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清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南齐书·百官志》:“左僕射,领殿中主客二曹事,诸曹郊庙、园陵……改号格制、莅官銓选。”宋沉辽《代人献利害书》:“结髮从仕,甫二十年,三遇銓选矣。”清昭槤《啸亭杂录·盛京五部》:“其未设吏部者,以其地官员无多,仍由京中銓选,故不备。”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国向来銓选,最重资格。” 2.指负责铨选的官员。清昭槤《啸亭续录·褚筠心》:“先生终身不謁銓选,曰:‘此膝不为权臣屈也。’” 3.考核才能、资历,授以适当官职。

25、料选:挑选;拣选。

26、编选:(1)编辑选定

27、参选:参加选拔。 指参与选拔人才的工作。

28、拣选:(1)挑拣选择

29、重选:1.谓兼授两种官职。

30、当选:(1)被接受为成员或选中担任职务

31、自选:(1)体∶动作者自由的选择,或他所希望的自由行动的 (2)可任意选择的,可由自己斟酌决定的,不强迫的、不强制的

32、贵选:指朝廷重要官员的人选。

33、极选:选出的最优者;最佳的选择。

34、搜选:寻求选取。

35、辟选:1.对受征召而来的人士加以选拔﹐授以官职。

36、彩选:唐宋时的一种博戏。类似后来的升官图。相传为唐李合所制。

37、改选:(1)按法定程序进行的重新选举,多在原当选人任期届满或在任期间由于其他原因而丧失当选资格的情况下进行

38、落选:(1)选举中被淘汰

39、良选:最恰当的人选。

40、首选:科举时代以第一名登第的人。 犹上品。

41、预选:(1)指正式选举前的初选 (2)在决赛前预先选拔

42、春选:春闱。进士考试,例在春季,故称。

43、募选:从应募的人中选择适合的人。

44、拔选:选拔。

45、美选:1.恰当的人选。

46、少选:一会儿;不多久。

47、整选:挑选。

48、博选:广泛地选择。

49、惧选:1.恐怕被放逐。

50、捐选:(1)选择

51、考选:通过考查或考试选用人员。

52、秀选:谓择优录选。

53、比选:考校选择。

54、钞选:犹编选。

55、精选:(1)精心挑选

56、常选:1.指素常选拔的精兵。2.古代定期选举官吏的一种制度。

57、抽选:(1)从群体中筛选

58、德选:谓以德行为标准选用人才。

59、赴选:1.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2.犹赴试。

60、贡选:州郡向中央举荐选拔的人材。

61、馆选:谓被选任馆职。

62、历选:遍数,依序逐一地数。

63、免选:1.宋代铨选制的一项规定。选人不经守选而直接赴吏部注授差遣,称"免选"。

64、驳选:1.亦作"驳选"。2.旧指黜免已入选的官员。

65、抡选:选拔,从若干人或事物中找出适合要求的。

66、实选:根据德行才学选拔。

67、穵选:谓挖取他人的空缺﹐使自己提前选用。

68、筛选:(1)指作物或树木选种的方法 (2)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去掉不需要的,留下需要的

69、节选:(1)为一定目的从完整的文章或著作中节取部分段落、章节

70、谨选:1.慎重选拔。

71、进选:1.犹选拔。

72、玅选:精心挑选。

73、右选:宋代吏部四选之一。吏部侍郎分左右选,掌右选者负责武官的铨叙选授。

74、白选:1.汉钱币名。

75、补选:(1)为了补缺而在两次正规选举之间进行的选举

76、廉选:即察举。汉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廉,通'覝'。

77、特选:对官吏的特别选拔。

78、谒选:官吏赴吏部应选。

79、待选:等待铨选。

80、举选:1.推举选拔。2.指科举。

81、涓选:选择,选取。

82、谋选:优异的谋士。

83、东选:唐建立后,铨选官员,集应选者于京城长安。太宗贞观元年,因岁旱谷贵,命潼关以东应选者集于洛阳,就近铨选,谓"东选"。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

84、校选:考试选拔。

85、通选:古代定期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86、膺选:(1)应选;当选;中选

87、开选:1.指古时开科考选士人。

88、魁选:1.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2.泛指位次第一;最优者。

89、粒选:挑选粒大质佳,适于播种的种子。

90、挑选:(1)从一些人或事物中选出合乎要求的

91、按选:考选。

92、门选:1.根据门第高低选任官员。

93、明选:严明地选任官吏。

94、入选:(1)中选,当选

95、四选:1.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2.宋代铨选官员的制度。元丰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元丰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

96、应选:[yīngxuǎn]:1.应当选择。2.应当推选。[yìngxuǎn]:1.候选人参加选举。2.旧指接受帝王、官府选拔,现也指接受某些部门挑选。

97、鼻选:用鼻子闻其气味而加以选择。

98、横选:1.犹特选。谓未经选试而拜官。

99、贿选:(1)用行贿来拉选票,使自己或自己所在党派的候选人当选

100、茂选:1.择优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