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字的组词
牺字开头的组词
1、牺牲:(1)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 (2)放弃;舍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3)为坚持信仰而死 (4)又如:英勇牺牲 (5)花费掉
2、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
3、牺猳:古代祭祀用的牡豕。
4、牺尊:亦作“牺樽”。亦作“牺罇”。亦作“牺鐏”。古代酒器。作牺牛形,背上开孔以盛酒。或说于尊腹刻画牛形。
5、牺牷:指古代祭祀时,天子用的纯色牲和诸侯用的全体之牲。 泛指祭祀用的牲畜。
6、牺娲:伏羲氏和女娲氏的并称。
7、牺皇:即羲皇。称伏羲氏。
8、牺年:伏羲氏之世。借指太平盛世。
9、牺樽:古代酒器。作牺牛形,背上开孔以盛酒。或说于尊腹刻画牛形。
10、牺羽:古代雕饰于酒樽的禽鸟图案。出自《诗·鲁颂·閟宫》。
11、牺牢:供宴飨或祭祀用的牛﹑羊﹑猪。
12、牺经:即《易》经。相传八经卦为伏羲氏作,故称。
13、牺人:官职。
14、牺币:牺牲和币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15、牺杓:瓢的别称。
16、牺和:王莽所设官名。即大司农,九卿之一,主掌全国财赋。也称'羲和'。
17、牺腯:备供祭祀用的肥猪。
18、牺盛:古代供祭祀的牲畜和谷物。语本《书·泰誓上》:“牺牲粢盛,既于凶盗。”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牺盛惟馨,本於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
19、牺农:伏羲氏和神农氏的并称。
20、牺象:古代饰有鸟形、鸟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
21、牺赋:征收供祭祀用的牺牲。
22、牺罇:亦作“牺樽”。亦作“牺罇”。亦作“牺鐏”。古代酒器。作牺牛形,背上开孔以盛酒。或说于尊腹刻画牛形。
23、牺宰:指古代祭祀时掌管牺牲的官吏。
24、牺庭:伏羲氏和大庭氏的并称。传说继女娲氏之后相续而王有天下。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25、牺羊: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羊。
26、牺鐏:亦作“牺樽”。亦作“牺罇”。亦作“牺鐏”。古代酒器。作牺牛形,背上开孔以盛酒。或说于尊腹刻画牛形。
27、牺氏琴: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是称太昊,都陈,作瑟三十六弦,长八尺一寸。"后因泛称琴瑟为"牺氏琴"。
28、牺牲品: 指成为牺牲对象的人或物:这对青年成了包办婚姻的~。
29、牺牲节: 宰牲节。
牺字中间的组词
1、包牺氏:即伏羲氏。
2、廪牺令:古代官名。掌管供宗庙祭祀的谷物和牲畜。
3、庖牺氏:即伏羲。
4、光荣牺牲:为别人(或事 牺牲自己。
牺字结尾的组词
1、豢牺:1.谓喂养牲畜。
2、炮牺:即伏牺。炮,通"庖"。。
3、伏牺: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也作「伏羲」。
4、郊牺:天子祭天地所用的牺牲。
5、庖牺:见“庖牺氏”。
6、丰牺:指丰盛的祭祀用品。
7、牷牺:即牷牲。
8、三牺:1.三只皮毛纯色的牛。《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 2.一般指用来祭祀的雁、鹜、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孔颖达疏引服虔云:“三牺,鴈、鶩、雉。”一说指牛羊豕。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今案五牲,牛羊豕犬鸡也;三牺,牛羊豕也。”汉班固《东都赋》:“於是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怀百灵。”
9、纯牺:古时用于祭宗庙的纯色全体牲畜。
10、齐牺:古代诸侯缔结盟约时用作祭品的纯色牲畜。
11、人牺:古时被祭祀的人,谓之人牺。
12、骍牺:祭祀用的赤色的牺牲。
13、文牺:身披彩绣以备宰杀供祭祀用的牛。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后用以喻仕宦虽享厚禄,终必罹祸。
14、畏牺:谓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牺牲。
15、轩牺:是指轩辕、伏羲的并称。
16、象牺:祭祀用的酒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