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字的组词

缁字开头的组词

1、缁流:僧徒。僧尼多穿黑衣,故称。

2、缁衣: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泛指黑色衣服。《诗·郑风》篇名。《诗序》谓系赞美郑武公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武公好贤之诗。僧尼的服装。引申指佛教。借指僧人。

3、缁纚:1.束发的黑缯。

4、缁褐:1.僧人之服。2.借指僧侣。

5、缁林:1.犹僧界,僧众。

6、缁磷:释义:喻操守不坚贞。

7、缁衲:僧衣。借指僧侣。

8、缁帷:喻林木繁茂之处。

9、缁服:1.僧尼之服。

10、缁锡:1.缁衣锡杖。僧人所用。2.借指僧人。

11、缁尘:黑色灰尘。常喻世俗污垢。

12、缁黄:指僧道。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称。

13、缁属:犹缁流。

14、缁点:1.污染。

15、缁撮:即缁布冠。其制小,仅可束发髻。

16、缁叟:老僧。

17、缁袍:1.僧衣。借指僧侣。

18、缁白:僧俗人士。缁指僧徒,白指俗人。

19、缁布:古代士与庶人常用的一种冠。古人行冠礼,初加缁布,次加皮弁,次加爵弁。

20、缁辟:1.用黑帛饰边的练带。

21、缁素:1.黑和白。 2.指僧俗。僧徒衣缁,俗众服素。

22、缁湼:亦作'缁湼'。 《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湼而不缁?'后以'缁湼'比喻身处浊世而不污。

23、缁染:1.受污染。

24、缁郎:僧人。

25、缁侣:僧侣。

26、缁人:1.僧人。

27、缁徒:僧侣。

28、缁门:1.佛门。

29、缁涅:亦作'缁湼'。 《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湼而不缁?'后以'缁涅'比喻身处浊世而不污。

30、缁带:缁带即专用于士人的黑色丝织物制成的腰带。

31、缁布冠:古代士与庶人常用的一种冠。古人行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

缁字中间的组词

1、黑缁缁:黑黑的样子。

2、凉缁巾:古代一种便帽名。

缁字结尾的组词

1、髡缁:1.亦作"髠缁"。2.指僧尼。僧人穿黑衣,故称。

2、石缁:1.黑石。

3、黄缁:指道士和僧人。道士戴黄冠,僧人穿缁衣。

4、被缁:披上缁衣。谓出家当僧﹑尼。僧衣称缁衣,浅黑色。

5、名缁:指名僧。缁,黑色僧衣。

6、磷缁:比喻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起变化。

7、脱缁:1.僧人死亡的别称。僧人服缁﹐故名。

8、披缁:出家为僧尼。缁,缁衣,僧尼之服。

9、尘缁:语本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后因以"尘缁"谓尘污;污垢。

10、纺缁:1.黑色有夹里的衣服。

11、黑缁缁:黑黑的样子。